乱翻书2207《速效学习辅导法》
这本书的副题是“60招化解父母焦虑”,还好这是一本很平和的书,说句实话,日本那样一个岛国,那样一个民族,在那样的文化背景下,斋藤孝能写出平和的书,还是很让人意外的。
一、如何攻克不擅长的科目
直接将书翻到第149页,找自己关心的问题——“如何攻克不擅长的科目”
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与这个问题做了更高维度的交锋。很值得人琢磨:一是先要认识到投入产出比,不擅长的学科是投入精力最少却回报率最高的学科(这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去撬动他的认知改变内动力)二是在不擅长的学科中找到一个擅长的知识点或拿手项目,找到在这个学科中的立足点或舒适区。三是沿着舒适区向外拓展,为自己赢得一次真实可感的内在奖励——多巴胺。在自己的学习区爽那么一把。四是建构攻克不擅长科目与未来自我的关系,遇到不擅长的科目,理解它的内容,打开习题集,只要努力钻研,不断解题,就能逐步掌握。面对任何科目都是这套方法,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这套方法,到了工作岗位上,仍然是理解岗位职责,反复练习、钻研,不断解决问题,最后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到优秀程度。五是寻求更有价值的意义,除了在弱势项目中获胜的掌控感、有力感,还有助于自己成为智仁勇的人。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是认真做该做的事。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诵读《论语》,小学生读《莎士比亚全集》,朗读《少爷》都是类似的事儿,训练孩子体会认真做该做的事而已,并从中有所领悟。
二、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领悟
“彻底告别宽松教育”是文部科学省的方针,概括来说,就是不削减教学内容,该学的知识还是要让孩子掌握。其次,开始重视培养“主动学习”的新型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希望大家具备的能力,归纳起来就是“记忆重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两项。“记忆重现能力”是充分掌握知识、准确回答问题的能力。(题目没问到的内容,就算回答了也得不到分,考生必须正确把握出题者的用意);“问题解决能力”是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同伴团结协作,拥有引导团队前进的领导才能,那就更理想了。
想办法让我们培养的人给人以“这人办事可靠”的感觉,产生“希望与之共事”的冲动。
三、如何培养“新能力”(认真读来,文不对题,但似乎又是对序言的思考深化)
1、夏目漱石在《明暗》里写道:“长到23岁,若不能更娴熟地掌控各种事物,按自己的意思操纵它,便算不上聪明女人。
2、掌控自己的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脑的奖励机制,是带来快感的物质。某件事成功后,成就感让多巴胺喷涌而出。当自身DNA蕴含的天赋豁然绽放时,我们会心情畅快,就像按下了启动开关,身心被激活,这时工作多久都不累。抓住这种”工作多久都不累”的感觉很重要,这种状态被称为“忘我之境”。投身于真正的爱好,“忘我之境”长时间持续的话,据科学家所言,多巴胺会不断分泌。以游泳等竞速运动为例,如果运动员今天比昨天加快了0.1秒,就会产生成就感,获得快感。
“长时间工作也感觉不到压力”,掌握这个诀窍的人非常强大,他们干多久都不累,越干越忘我投入,在忘我的瞬间,不断获得新的自我。说句实在话,一生都没有找到“长时间工作也感觉不到压力”的感觉,是很悲催的一生。
3、夏目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中讲道:用尖头镐掘向自己的矿脉吧。有了矿脉,就有了安身立命之处。找不到矿脉,大家会痛苦一辈子的。
4、日本人一直刻苦读《论语》,然后赚整个世界的钱,《论语》里并没有写如何赚钱,而是重视“智仁勇”的美德,教人认真生活。
5、除了“记忆重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琢磨一下“规划人生全景的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对事物的见解”,认识到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使命”,因此,培养勤勉精神,找到自己的“忘我之境”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四、学前教育
1、培养情操比灌输知识更重要。
2、提醒孩子应进入到人生新阶段了,给他相应人生阶段的指引很重用:
出生的第一个七年,和孩子一起体会“活在这世上很开心”,告诉孩子“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安心生活吧”这个很重要,也是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在这个阶段里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体会“被爱的经历”“被表扬的经历”。弗洛伊德说:“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人,会一生充满自信。”无论孩子是否出色都能爱他,这才是优秀的父母。借助绘本把孩子带入“忘我之境”。
第二个阶段,告诉孩子:你变成小学生了,从此以后要好好写文章,好好读书!
3、如果有可能,找《加斯帕德和丽莎》和孩子一起读读。
4、日本漫画家普泽直树说自己“超爱看电影”,却没有时间把所有的电影都看完,“规定自己只看开始的30分钟”,然后自己把故事编下去。
5、如果学校的孩子需要真正提升演讲力,为什么不搞个微型的“ted”演讲平台?
6、歌德:知晓一流事物,培养良好品味。
五、“学习”之前该做什么?
“学习”之前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坐在书桌前。
六、学习有套路
语言能力强,所有科目都进步。
学习=步骤分解能力+解释说明能力
七、各科目的“最有攻克法”
1、语文攻克法:领会出卷人的意图。
语文=词汇量+逻辑思维能力
出题人在想什么?在问什么,当题目问“文中划线部分指什么”时,线索藏在哪里,如何在文中其他段落寻找提示,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2、数学攻克法
“算术学不会,责任在家长。算术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计算,二是文字题。
3、自然科学攻克法
“看图说话”的课程。对于自然科学课,如果孩子阅读图鉴之类的书籍从而产生兴趣,那么自然而然就能学好。
4、社会科学攻克法
关注变化和差异并讲出来
背历史,用漫画加深印象
5、英语攻克法
“听力”要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