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江南,暮春的氛围已经很浓厚了,桃花已落,早已不见当时楚楚的模样;香白的梨花开的正好,一朵朵俏生生开在枝头,在嫩绿的叶子里衬托下,昭示着勃勃生机,伴随着一阵阵甜香,叫人流连忘返。
沈家花园的梨花最为有名,花开最盛的时候,方圆几里均是香甜味道,据说这是沈夫人生前最爱的园子。沈夫人独爱梨花,当年一曲琼梨舞名动江南,白衣黑发,杏眼红唇,衣袂飘飘,腰肢柔软,却说那我见犹怜的表情最为动人,沈括一见倾心。
说起沈夫人,大伙儿无不夸口赞扬:这沈夫人呀,真真是位妙人,人美性格温柔,对下人又大度,只是可惜了,那年春天产下沈家大小姐沈殷梨后月子都没出便香消玉殒,沈家老爷沈括是难得一见的重情重义的,抱着孱弱弱的女儿日渐消沉,无心生活。沈老夫人见一蹶不振的儿子及整天嗷嗷哭叫的孙女儿,对着阴沉沉的天空深叹了一口气:也罢,沈家的男人,命里该有这么一劫······
这沈府本是江南负责贡品宣纸的采买,沈夫人逝去以后,沈括无心经营,拒绝了沈老夫人续弦的建议后,一并将家里大小事务交由沈老夫人做主打理,除了重要年节涉及生意交割、关系维系沈括会出面外,其余均闭门谢客,在别院里饮酒作诗,春看梨花冬赏雪,倒是一派深情模样。
幼时,沈殷梨尚能与父亲亲密相处,近年来阿梨稚嫩的脸庞上开始明显有娘亲的样子,尤其在前年春天沈殷梨在梨树下蒙着面纱俏生生一舞蹈,虽然是小女儿家一时兴起转圈圈玩,毕竟沈夫人过时候琼梨舞在沈园被禁,与沈夫人一样成了一个不可说的话题。正在饮这梨花酿的沈括愣是泪眼婆娑,步履蹒跚,摇摇晃晃向那个娇俏的身姿扑去,当轻风吹过,面纱下惊险女儿惊恐的小脸,沈括酒都吓醒了一半。之后便减少了与沈殷梨的见面,掐指一算,父女两竟有两年未见。
话说这沈殷梨被惊吓后,一直郁郁寡欢,恰逢某日午后走湖边精神恍惚跌落湖中,费了好大劲才捞出来,亏得恰巧在府的薛神医一阵抢救才挽回一条小命,老太太生了好大的气,仗责了当时伺候在侧的婆子发卖了丫鬟,自那后沈殷梨身体一直不大好,整个人长期卧床,病恹恹的脸色也不好。
沈老太太想着孙女要静养,几个小姐住在一起难免紧迫,便专门辟了小院出来,把身边最得力的张妈拨过来掌管日常事务。这张妈里外一把好手,不仅把小院日常事务理顺顺的,院子里的几个人也教导的老实本分,无那拈酸吃醋、嘴碎身懒的坏毛病;大多时候各司其职,小院井井有条的运行着。这眼下快过中秋了,这个院子里各色人等秩序井然的筹备着。张妈正在盘算一会儿说服大小姐给老太太准备点上心的礼物,在老太太哪儿讨个好。
早些时候,沈老太太隔三差五差人来看大小姐,心里对这位大小姐还是很看重的,可惜,沈殷梨不争气,身体一直不好转,毕竟没有亲娘养育,为人处世也缺少灵活,不像二房、三房的几位沈府小姐,嘴甜腿勤常侍奉在老太太身侧,时间久了,沈老夫人难免冷落这位沈家大小姐。张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太太要是真冷落了大小姐,自己肯定也落不到好。
别看沈老夫人一介女流,行事作风却很果断刚毅,最见不得不上台面、办事不力的人,要是再不能把这位差不多是孤家寡人的大小姐扶上墙,那自己真是没法混了。大前天儿,沈老夫人跟前的李妈妈特意在自己跟前展示新得赏赐的玉镯子,那水色儿,自己看着真羡慕,想着自己的大小子到了娶妻的年纪,自己可得提前攒点值钱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