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着儿子去影院看了电影《冈仁波齐》,本想着再看一遍然后写看后感,但这周这部影片已经下映了。看后感是要写的,因为日子隔得越久,写出来的味道就越寡淡,我还是想趁着那个氛围再细细品味和感受一下这部影片。
当影院的灯亮起来时,我还深深沉浸在那种氛围里,耳边还一直环绕着诵经声,似乎朝圣才刚刚开始,因为他们正在转山。
当朋友向我推荐这部片子时,我就很想带着儿子去看,不管他是否能安静的看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想让一颗朝圣的种子种在他的心里,让他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让他们知道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一生就是为了朝圣。所以,当儿子向我提出所有问题时,我都会去满足他。
很多人都评价这部影片节奏太慢,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可是朝圣不正是一件很从容的事情吗?因为藏地的人们一生就为了这一件事,唯有真正静下心来,跟着他们朝圣的脚步,你才会品味出那种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畏。大家还记得犁地这个情节吗?那个曾经当过村长的长者说,他们之前犁地时会 ,而如今的年轻人不知道那么着急干什么。他们干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从容,正如他们的朝圣一样,春节刚过,他们就出发了,这是一个好缘起,他们用整整一年时间来朝圣,在路上xx生孩子了,他们也不急着走,一直等到出院;遇到春耕了,他们也会停几天来帮忙;拖拉机被撞坏了,拉着车子走完那些路程后,继续回来磕完该磕的长头,这一切都是那么从容,其实这就是朝圣,所有的内容都是朝圣,朝圣不只是为了磕长头,他们一直就在朝圣的路上,每个当下都在朝圣。
这一路上有很多未知,不光是劳累、寒冷、艰辛,还会遇到暴风雪,还有滚落的乱石,呼啸而过的大卡车,积水等等,这一切都不是障碍,不管是10岁的扎扎还是60多岁的杨培老人,还有那个不到一岁的dd,他们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哪怕死在朝圣的路上也知足了,因为他们相信这是宿命。我们感受到了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的区别,他们对死亡并没那么恐惧,他们诵经朝圣也是为了将来,更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死亡的来临。
人生中最大的两件事莫过于生和死了,这部电影直观的为我们展示了生和死,dd的出生,还有那几只小羊羔的出生,导演专门用了几个镜头来为我们展示生命的降临,让我们看到神奇又伟大的一幕,接着又展示了杨培老人的死,那几只飞翔的秃鹫就是对死亡最好的诠释,人终究会死的。
电影中还有两个感动情节我非常感动,一个是在拖拉机被撞坏后,大家拉着车子一路行走,上山坡时,男的都在拉车,后来拉不动了,就让所有女的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着车,本来是极度困乏的,但是那一声动听的藏歌唱响后,大家都忘记了疲劳,沉浸在美丽的歌声中,反而力气变大了,歌神回荡在蔓延的318国道上,成了最美的一道风景。还有一个情节是大家从水中磕完长头,衣服都湿了,但是大家到了一处,脱光了鞋子,手拉起手围成一个圈,跳起了藏舞,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些舞姿也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他们都是最美的人。
还有那起车祸,如果在汉地,肯定会让面包车司机赔偿的,因为这起车祸的主事人是面包车,但是当他们看到车上那个急需救治的妇女时,他们选择的让面包车赶紧救人,而对于自己的损失一概不提,这是何等的胸怀和大爱。
他们正是因为有信仰而让我们格外尊重,我们尊重他们的那颗敬畏之心,尊重他们对信仰的守护,尊重他们朝圣的脚步,尊重他们人格的魅力。愿有一天,我也能去冈仁波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