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斗杀西门庆,血刃潘金莲”是穿插在“武十回”中的一个片段,主要通过这个情节来塑造武松爱憎分明、英勇果敢的性格,以丰富武松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潘金莲、武大郎、西门庆皆是配角,属于次要人物,作用在于推动故事情节往纵深发展,同时衬托武松这个人物i形象,令武松的形象更有质感。
施公的小说写得可谓炉火纯青,即便次要人物,一点也不含糊,个性鲜明,如在眼前。来看看潘金莲是何等人物。潘金莲原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大户纠缠她,她不但不从,还告诉女主人。大户记恨于心,倒贴些嫁妆把她白白嫁给武大郎。大户强行塞给武大郎的女人,属强扭的瓜,不甜,注定没有幸福可言,这瓜不甜就罢了,还酿成了一出人间惨剧。
潘金莲二十出头,遇见武松时二十二岁,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却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武大郎算是癞蛤蟆吃上了天鹅肉,殊不知,这天鹅肉不是人人都有福分享的,搞不好,就得搭上自己的卿卿性命。
大户人家当使女,身份虽然卑贱,但潘金莲属于见过世面的人,大户家的条件显然比许多家庭优越,她不心动,不肯依从大户,也充分表明潘金莲对婚姻有自己看法,是个有追求的女子。只是在男权主义的社会里,不允许女人有想法、有主见。从文中内容来看,作者也不能免俗,没有给潘金莲任何解释的机会,更多的是对潘金莲这个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进行口诛笔伐,还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少有悲悯之心。
作者在介绍了潘金莲与武大郎的关系后,只用了简短的几个字来评判潘金莲:“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拆解一下这句话,“这婆娘倒诸般好”啥意思呢?
首先,金莲年轻漂亮,这是她最大的加分项,但凡是个男人都在意女子的容貌。换句话来说,金莲没有身份没有地位,除了年轻漂亮,她没啥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当然,当漂亮女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这美貌就是祸端,红颜祸水之事,自古皆有,不时上演,潘金莲没有飞天的本事,她躲不过。
其次,金莲勤快,使女出身,勤快是必然的,男人娶妻求贤,这也是一大加分项。文中有印证:金莲对待心爱之人武松,勤快得出奇,烧饭做菜,端茶倒水,殷勤备至。如写到武松画卯下班回到家时的情景,施公安排了一段一家三口用餐的温馨场面:
那妇人洗手剔甲,齐齐整整,安排下饭食,三口儿共桌儿食。武松是个直性的人,倒无安身之处。吃了饭,那妇人双手捧一盏茶递与武松吃。
但文中没有写潘金莲对武大郎的温情画面,一次也没有。按照金莲的性格,这样温馨的场景永远不可能有,只要面对武大郎,她恶心还来不及。潘金莲打从骨子里瞧不起懦弱本分的武大郎,两人在性格、气质、外貌等方面都差距甚大,注定不可能幸福。可悲就可悲在金莲鄙视、嫌弃、憎恨武大郎,又没能力摆脱,只能任由命运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