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营销无非就是广告、销售等活动。确实广告和销售确实是营销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营销的作用是将商品从销售者手中分发到购物者手中。现在销售者与购买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为现在的很多营销时帮助买者购买。
比如你想买一件外套,第一件事情是打开淘宝,浏览各种旗舰店、网红店,找到你喜欢的款式,开始阅读评论,然后打开客服,询问衣服材质、大小等问题,也许你还会比较不同店铺的价格与质量,最终下单购买。
所以现在营销时尽其所能地帮助购买者购买,通过社交网站、在线聊天、直播等平台,建立客户关系。营销是买卖双方为了增进彼此的满意而进行的交换活动。营销的目的也从“帮助卖者销售”转变为“帮助卖者购买”。那么营销策略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认识商业》这本书花了2个章节描述了整个过程,分别从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01 设计满足需求的产品
营销的第一步就是发现一个市场需求,对这个需求进行初步的研究,定义市场最终生产产品。其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寻找机会”,布莱克·麦考斯基说:“不要设法成为一个企业家,要设法找到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常常会让你得到一个伟大的商业理念。”
你还一定记得小米这只在台风口的“猪”,是如何寻找到这个机会的。那就是雷军打造了一款物超所值的智能手机,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市场,正需要一款质量高、颜值高并且价格较低的智能手机。那时候的雷军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一个伟大的品牌也就此诞生。
当然产品的设计、包装、商业化等过程也非常重要,但是首先要做的是你的产品可以解决用户的难题。
02制定合理的价格
在营销组合4p中,价格是最难操控的,并且价格也是消费者评价产品的重要因素。《认识商业》这本书中推荐从这3个方面来考虑定价:定价目标、盈亏平衡分析和其他定价策略。
首先,作者认为从定价目标的角度出发,可以运用以下3种策略方法:成本导向法、需求导向法和竞争导向法。成本通常是生产者定价的首要依据,因为低于成本的定价肯定不能带来盈利,但是除了考虑已消耗的成本,还要考虑产品升级换代、员工薪水增长等预期成本。
需求导向法则要求把定价放在需求上,也就是预估消费者愿意掏多少钱来买这个产品,再减去你的理想利润空间,得到生产的目标成本。这里的目标成本是指设计一个产品使它能满足消费者,也能当让企业产生利润。竞争导向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来决定产品价格。
其次则是从盈亏平衡的角度来定价,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盈亏平衡点”这个概念。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是不受生产或销售而影响的各种费用,比如租用工厂、企业保险、仓库成本等;变动成本则是随着生产量在百遍的成本,比如产品原料、工人的劳动成本。
比如说一个糕点厂的固定成本是20万元,变动成本是每盒2元,如果每盒糕点的单价是4元,盈亏平衡点就是10万盒,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卖出10万才能获得利润。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的定价策略,比如天天低价策略、渗透策略等等,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03将产品运到正确的地点
要将产品运到正确的地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分销。生产者都在忙着生产好的产品,并没有太多精力将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于是营销中介应运而生。而分销渠道就是由这些营销中介组合而成,比如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互联网平台。
比如你需要买一支铅笔,并不需要跑到生产铅笔的工厂去买,你只需要去马路对面的超市或者在淘宝上下单,就可以购买到你需要的铅笔。虽然这些营销中介从中获得了利润,但是我们都心甘情愿,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空间、信息、金钱等方面的便利。你要想想,你为了要买一只铅笔所花费的成本,将远远不止营销中介所获得的利润。
所以营销中介给生产者带来了更多的利润,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何乐而不为呢。
04 发展有效的促销策略
促销则是公布和刺激人们购买购买或服务的所有技巧,包括广告、人员推销、折扣、病毒营销等方法,最终与用户建立关系。
有时候一个有效的促销手段,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各大经销商都在推荐一款高达1万美金的车,有些经销商为了拿到业绩,不惜给出了15%的折扣,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有一个经销商想出了一个这样的促销方法那就是“免费送车”,当然肯定不是白送,而是买1万美金的车,送30年期的1万美金美国国债券。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不就等于白送吗?一下子生意异常火爆。
但是稍微懂一点金融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这张1万美金国债的价值并没有1万美元,按当年的国债利率来算其实只值994美元,反而其他车行15%的折扣力度大得多。
只不过现在的消费者就没那么容易忽悠了,但是恰当的促销方式还是会有用户买账的,关键在于你的促销手段是否恰当。
今天为大家分享了营销活动的4个因素----营销组合4P,分别包括产品、定价、地点和促销,这并不代表营销的全部过程,但是也足够让一个不懂营销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营销是怎么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