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学习就是输出
就在昨天上了网课,智慧父母从好好说话做起。老师讲的非常细心,就想到了一句话,想要快速掌握学习的内容就是输出,把所学的内容讲出来,总结出自己的语言。
老师讲了案例:父亲看到儿子不愿意做作业与儿子产生了争执,父子之间开始吵架,最后还动了手,儿子学过跆拳道,儿子把父亲来了个背肩摔,父亲受伤了,儿子也不去上学了。就是父亲没有和儿子好好说话导致的。还有一个父子打架的案例,也是因为一句话的事造成的事故,父亲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不会沟通的后果。如果再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就不止是家庭问题了。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不然孩子就不会和你交谈,更别说坐在一起了。
其实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就已经想好应对的办法了,那么怎么才是好好说话那?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婉转型,一种是直接型。可以根据当时情况而定。老师读了一个段子,听的是有点想笑的感觉却又笑不出来,段子是这样的:
当妈妈出门的时候看到孩子在玩手机,回来的时候孩子还在玩手机,那完了,妈妈就会认为一整天都在玩手机!
当妈妈出门的时候看到孩子在学习,回来的时候孩子在玩手机,那完了,妈妈就会认为在出去的那一刻孩子就会玩手机!
当妈妈出门的时候看到孩子在玩手机,回来的时候看到孩子在学习,那完了,妈妈就会认为在她回来之前才开始学习的!
当妈妈出门的时候看到孩子在学习,回来的时候孩子还在学习,那完了,妈妈就会认为孩子不可能一整天都在学习!
看到这了是不是有种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感觉,仿佛孩子怎么做都是不对的,只有妈妈一直亲眼看着孩子学习才是真的学习。
对待一个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思考再说出来,不要盲目的责怪孩子
第一,要用客观描述型的语言:对孩子说,妈妈不在现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给妈妈说说这件事的过程吗?这样不带评判,不带情绪,只说事实的话孩子还会和我们对抗吗?不这样说的话会有两种结果,一个是孩子为了不受批评就对我们撒谎,隐瞒事实真相。一个是害怕父母的责备或者人身伤害就选择了不回家,我想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想看到这两种结果的吧……给孩子铺一条回家的路,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先让孩子回家再说,让这个家做孩子的避风港!
第二,说有高度有智慧的话:你说明白了,妈妈也听明白了,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昵?让孩子先思考一下怎么解决事情,给孩子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学会面对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要赢得孩子,不是赢了孩子!
第三,说统一战线的话:那这件事既然发生了,总得解决吧,那我们一起商量一下该怎么解决吧。我们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对抗问题,不是把问题和孩子绑在一起,有些时候家长会说,你惹的事你自己解决,你看着办,这样的话孩子还会和你说事情吗,反正说也你也不帮我,还吵我,干脆我也不给你说了。这也就是孩子不愿给你说那么多话的原因。如果和孩子站在一起去对抗问题的话,你们关系就会更近一步,你和孩子的心也就更近一步,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还会和你沟通。
所以我们要做科学的家长,不做任性的家长,做智慧父母从好好说话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