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剪甯
目 录 | 【历史仙侠】《仙旅三国》简介&目录
上一章 | 【历史仙侠】仙旅三国 (37)
下一章 | 【历史仙侠】仙旅三国 (39)
(38)拜姑①
赵嫣抬头,看到刘志和夏侯安两人都笑着,只不过一个在微笑,另一个却咧嘴憨笑,心里十分甜蜜。那夏侯安所言她在刘志怀中早已听见,便是已将她当做女儿一般,而自己又依偎在爱郎怀中,若是此刻哥哥、小曹嵩、樊大婶还有志哥哥的母亲再在此处,一家人其乐融融,永远像这般在一起该多好,只盼这一刻能一直停留下去。
却听夏侯安嘿嘿笑道,“丫头,俺看这时候也不早了,你把俺找到了,看你小两口这样腻味,俺也想俺家婆娘了。这工钱也拿到手了,哈哈,回家!”
“咦?夏侯叔叔,那些看守将工钱给你了?”赵嫣心想梁冀的手下怎会如此轻易把钱给这些民夫。
“不是不是,多亏了你的这些黑衣朋友,他们每人给了俺们几锭马蹄金,说先让俺们回家,他们再管那些看守要,俺们回去将这些金子换成铜钱再分。”夏侯安指着那些黑铠卫士又是感谢又是歉疚地说道。
“嗯!尔等寻人有功,回去皆有赏赐!”却是刘志对他的影卫们说道,众影卫皆跪地谢恩。崔统领更是喜得连连磕头,他本以为会因自己的过失脑袋搬家,听皇帝如此说,知道脑袋已经保住了。心中暗叫侥幸,多亏了自己捡了那张手帕啊!
原来崔统领奉刘志命令去带夏侯安等民夫觐见,本来想着几十个民夫将他们硬带过来就行了,没想到夏侯安竟能打伤自己的属下。皇帝要见的人无论如何也要带去,知道不能再用强,打听清楚他们是在索要工钱便自掏腰囊,又让手下把所带银钱都给了这些民夫,这才将他们哄来。
如此此事了结后,夏侯安便与各个村中的兄弟分手作别,那些人都亲热地叫着,“夏侯大哥,夏侯大哥……”众民夫心想,若不是有夏侯大汉,他们可讨不回这许多钱来,都对其衷心感念。
不知何时,刘志身边已多了一匹黑马,是先前刘志吩咐影卫去寻得的。也不知这影卫是如何办的,这一会儿的工夫便牵来一匹良驹,这马亦是健壮英拔。刘志将赵嫣拉到马上,赵嫣柔声对刘志耳语,“志哥哥,你将工钱给了他们便又为百姓施了恩惠,嫣儿好欢喜。”
却听刘志先是心中快慰后来又语声坚决说道,“此事虽好,朕可不想替梁冀做这冤大头,日后定要他加倍还回来!好了,嫣儿,咱们赶快回母亲那吧,免得她们等得心急了。”
“是啊!夫人此刻定是极牵挂志哥哥。”赵嫣语声也透着焦急,两人便与夏侯安匆匆告辞。夏侯安怕今后想念赵嫣,又将那手帕要了去,赵嫣哪会不答应,随后就和刘志纵马向洛阳城奔去。
天色渐暗,两个时辰后,两人这才进城向蠡吾侯府疾驰。将近侯府,刘志张望了一会儿却才在赵嫣耳畔说道,“正门前有侍卫,想是接我回宫的,咱们还从侧门进去。”
说罢两人下了马,刘志携着赵嫣进了侧门,一边将左臂上黄布取下,说道,“莫要娘见了这伤为我忧心。”两人却看见刘志左臂上白蛇的咬痕竟消弭得只剩两个红点,相视都感欣喜。
刘志将赵嫣带到两人平日约会时所在的后花园中说道,“嫣儿,你先在这待会,我和娘说会儿话就回来。”也不等赵嫣答应,便走向美妇屋中,也不知要单独和美妇说些什么。
赵嫣奔波了一天多的光景,却不觉累,便在花园中欣赏花木,心道,“明日便是清明,虽无法回乡在爹娘的坟前拜祭,也须得和哥哥去遥祭爷娘。”
正自想着,却见刘志扶着美妇已走出屋子,赵嫣迎上对美妇施了一礼道,“夫人!”美妇语声温和问道,“孩子,你昨日和志儿走得急,今晚陪老身进些晚膳可好?”
赵嫣忙说,“嫣儿愿意侍奉夫人用膳。”一抬头却看见美妇正细细打量着自己,赵嫣只觉美妇看向自己的眼中越来越是柔和,越来越是欢喜,嘴边却只挂着平日慈和的微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却被看得羞红了脸。
美妇拉过赵嫣的手,吩咐明芳姑姑去将备好的菜肴奉上,刘志只在一旁笑而不语,赵嫣心道,“不知他方才和夫人说了什么,才这般古怪!”可仍自猜不透。
却听美妇笑着说道,“今日虽是寒食节,但老身寒疾未愈,咱们吃些热食吧。不必多礼,嫣儿便挨着老身坐吧。”说着美妇、刘志、赵嫣分别入了席。
平日皆是明芳姑姑及婢女在一旁伺候,为主人夹菜、清理,今日美妇却亲自为赵嫣又是夹一著肴肉、又是舀一匙笋汤,赵嫣慌得连忙起身说道,“夫人,这如何敢当。”美妇却笑望着赵嫣道,“怎么还唤‘夫人’,待得……”
“娘!”美妇还未将话说完,被刘志急忙拦住,“孩儿还未及……”
“是吗?原来儿……呵呵……倒是娘心急了……咳……”见儿子一副慌张的模样,美妇忍不住好笑拿出绢帕掩口,却不禁一阵咳嗽。
“夫人!您可还好?”赵嫣连忙站起身,将一旁参茶端起,一边为美妇轻抚后背,美妇接过茶,喝了一口,点了点头,放下茶碗双手握住赵嫣手道,“孩子,你来过几次,我却还不知你爱吃什么?喜欢些什么花样的衣服?可爱看戏么?……”美妇却是连珠问了好多赵嫣的喜好。
“娘,你一连问这许多,让嫣儿怎生回答?”刘志笑道。
赵嫣虽不解美妇所问有何用意,仍恭谨地一一答了,又听美妇道,“孩子,我听志儿说你的爹娘皆都过世了,家在冀州,咱们还可算得上是同乡,当真是有缘,你家中可还有什么亲人吗?”
“嫣儿还有一个哥哥……”接着美妇又问询起赵嫣在家中如何过活,儿时经历,赵嫣也知日后须将这些告诉美妇,皆都如实答了。说及母亲患病无药,兄妹俩如何卖田买药、葬母,又如何来到洛阳之时,已是泪水涟涟。
“孩儿,这些年可苦了你了!”却见美妇也听得心中触动,眼中含泪。赵嫣忙收住泪容,为美妇拭泪,愧疚道,“都是嫣儿不好,惹得夫人也陪嫣儿伤心……”
“今日是寒食节,嫣儿祝夫人福寿万年,志哥……公子仁孝千秋,夫人与公子能永叙天伦!”赵嫣不忍美妇接着伤悲,便岔开话头。她本想说福寿百年,可想到美妇是皇帝的母亲,便成了万年了。
“怎么又成公子了?”刘志知赵嫣脸嫩,不敢在美妇面前叫自己“志哥哥”,调笑道。
赵嫣脸一红,听得美妇又说,“孩子,你没了爹娘疼,老身却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你若不嫌弃,可愿意唤我声‘娘’?”美妇话语中满是期待。
“嫣儿怎敢嫌弃夫人,只是……”赵嫣心下虽感动,她多么期盼有娘来疼惜她,却也不敢,看着美妇殷切的眼神,最后只怯生生地唤了声“娘!”
美妇却大感欣慰,连连点着头,又给赵嫣夹了许多菜食,刘志一旁嘿嘿笑道,“娘,你还怕以后嫣儿不唤你娘吗?”
赵嫣如何听不懂这句话何意,羞红着脸只低头吃饭,三人心中皆想着各自的心事,可这顿饭仍吃得畅意。
待得食毕,刘志牵着赵嫣的手向花园走去,回头对美妇道,“我和嫣儿有些话说,说完便回宫了,您早些歇息罢!”美妇笑着摇头心中却十分喜慰。
“志哥哥,你不急着回宫吗?”却见赵嫣被刘志拉着来到后花园的一个凉亭中。刘志让赵嫣坐在亭畔,自己坐在亭中心石凳上,石凳前石桌上不知何时已摆了张文武七弦琴。却听刘志说道,“这宫中的事哪有你要紧?”便笑着拨动着琴弦。
赵嫣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琴音。她久在曹府,虽未请专门的琴师教习,却也听得府中乐师弹过些曲子,粗通些琴理,只听刘志弹的是满角调,是将那正调慢上三弦一徽。
却见得刘志一边拨弄琴弦,初时琴音低沉,刘志口中和着琴声唱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①“舅姑”:古人所称“舅姑”便是指公婆,“姑”即是媳妇对婆婆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