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21年暑假8月的一天,我在新网师教育写作课程群,看到学长蒋老师发出一篇文章,我点进去看到文章后面,“一起写吧”这个词激起了我的兴趣。点开相关的文章仔细看了看。原来,这是一个一群热爱教育写作的人,发起的挑战活动。从发起日起,一年内完成300天的日更,每天500字以上,每月一篇2000字以上的精品文,就算挑战成功。
我心动了。我能坚持吗?我不是一直想每天都坚持写一点吗?正因为没有一定的监督,让自己常常有借口,不能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但是,过后,又常常自责、内疚,怪自己错失了很多很好的教育素材。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让自己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再说,每天只是500字以上,这个要求比较低,对自己来说,也没有很大的难度。之前,也加入过一个写作群,每天要1000字左右,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最后选择了放弃。现在,又经过了半年多的训练,写作上还是有进步的。我是不是可以挑战一下自己呢?
权衡再三,决定试一试。于是发了一条信息给蒋老师,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加入。蒋老师回复说:“试试吧。”在蒋老师的介绍下,我联系了陈秀玉老师。
就这样,我有了自己的编号43号。开启了每天日更的旅程。那一天,是8月12日,是儿子生日的第二天,那一天,我写了一封信给儿子。为前一天生日时,生了儿子的气而在信中向他道歉。写完信,心中舒坦多了,认真剖析了自己,原来,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自己做错了那么多,惭愧呀!很庆幸,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写作,才有了不断反省自己的机会,才不至于让自己不断错下去。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每天坚持坐在电脑旁,敲下当天的所思、所感,感觉特别充实,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时间很快来到了8月底,马上开学了,开学报到,各种计划、活动,接连不断。开学后,白天上课,处理相关各处室的事务,晚上回到家,孩子“妈妈,妈妈”的叫着,扯着衣服嚷着要陪她玩,要给她讲故事,还要给她洗澡,陪她睡觉。这边一看,“一起写吧”还没有写文章打卡。真有点要崩溃的感觉。
不行,不能断更,要坚持,就像有强迫症一样。有时,硬是向着孩子吼两句,“自己玩一会,妈妈要做事。”看着孩子委屈的泪水,心一狠,硬是把文章写完再陪她。有时,陪她睡着,硬撑着起来,把文章写完才安心地睡觉。
这还不算惨的。到了10月份,自己的课题要结题,每天要整理相关的材料到深夜,同样,要挤出时间完成打卡。自己工作室的活动要开展,学校要接待赣县、于都学校的领导、老师,自己要发言,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每一个细节自己要把关。还有新网师的作业要完成!天啊,自己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完不成这所有的事情。
难道我的日更要断了吗?这时,一直坚持写了20多天的闺蜜已经投降放弃了。我该何去何从?放弃很简单,只要一个念头,但是要再重新开头,恐怕很难很难了。
不行!咬咬牙,一定能挺过去的!于是,我不知道多少次在11点58分左右提交打卡的,但是,每完成一次,我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又增添了一分,我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慢慢地,在“一起写吧”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满足与快乐。
记得,那是8月21日,当我点开我的小打卡时,怎么那么多消息?一看,有评论,有点赞,原来自己写的《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二》一文被置顶了!心中一阵喜悦。太好了!把点评员的点评看了一遍又一遍。原来,自己也可以被认可,原来,自己也可以被看见!过了两天,我的《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三》又被另一名点评员置顶了!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比学生考了第一名还高兴!又过了五天,我的那篇当月的主题精品文《开学第一课——奥运带给我们的思考》置顶了!并且还收到了推文官的信息:刘老师,把您的这篇文章整理一下,我们“醒者”公众号拟发表。啊!要发表我的文章?我的心狂跳起来。赶紧行动,好好地修改一番发过去。后来,虽然等了很多天也没有消息,但是,这件事依然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一定可以越写越好的,我对自己说。
那一天,县里请来了云南“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我早些时候听局领导介绍过他,知道他的讲座很好听。那天一大早到赣州参加“清韵读写社”的读书论坛,发言完就马上赶回来,刚好赶上了下午的讲座。听完后,真庆幸自己赶回来了,詹校长的“好的关系,才能有好的教育”触发了我的思考。马上奋笔疾书,把自己所想写下来。一千六百多字,一气呵成,发出去,第二天就被置顶了。几天后,被发表在了“醒者”公众号里。县里新教育的杂志也准备发表这篇文章。那一刻,心中被喜悦填满,更有排除万难坚持下来的胜利。就如爬山时,咬牙爬过最艰难的那一段,爬上山顶后,那一份带着汗水的轻松以及看到无限风光的喜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不久后,江西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的孙院长来我校讲学,那一晚,我感慨万千,他说我们的劳动基地,千万不能把“劳动”当作目的,这只是为未来劳动的教育,也就是说,这只是一个教育的手段。这不是与我开学初提出的“我们的劳动基地的种菜绝对与家里爷爷奶奶的种菜不一样,最重要的目的是育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吗?说明,我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这个发现太震奋人心了!那一晚,我写下了《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基于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文,同样,第二天被置顶了!也在那一天,孙院长说我的另一篇有关劳动教育的文章有望在《教师博览》发表。
经过县局长的引荐,我加了《阅读时代》主编的微信,有一天他看到我发在朋友圈的关于阅读的文章,他私信我发过去给他看看。不久后,竟然收到了我发表这篇文章的样刊。让我激动得有点手足无措。又过了几个月,又惊喜地发现又一篇文章发表在《阅读时代》上。
在这5月份,我在市里、县里共做讲座3场,每一场都在一个小时以上,每一份稿子我都写了一万多字。每一次讲座完,都收获了不少赞誉:“美蓉,你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真得很实用哟。”“美蓉,你的成长真快呀,像坐飞机一样。”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心中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激,感激“一起写吧”。
学校也非常支持我写作,帮我印制了两本随笔集——《书信——架起爱的桥梁》《成长絮语》,共计17万字,而我在简书和公众号更新的文字累计已有45万字左右。
2021年8月12号,那是我开始“一起写吧”挑战活动的日子,那时想,300天,将近一年的时间,多漫长的日子呀,那要怎样的坚韧与意志?
可是,没想到,这么快一年就到了,不知道为什么,写下这几个字,眼睛里既然溢满了泪水。也许为自己的努力而激动,也许为排除万难的每一天的坚守而流泪,也许为支持我坚持的家人、朋友的感激而流泪。
300天(中间空了一天没写),每一天,或晚上,或早上,我坐在电脑前,回忆着一天的过往,思考着每一份得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让自己的心沉潜下来,告诉自己,每一天大家都在忙忙碌碌,自己不要被这些繁忙而裹挟着前行,迷失了自己而不自知,不要忘记了梳理与反思,更不要忘了在总结批判中更好的建设。
总之,感谢自己,那么努力;感谢家人、朋友,一路既往的支持与鼓励;感谢“一起写吧”的所有朋友们,是你们的努力与坚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我忽然想到了新教育的行动哲学: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