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晴
这几天下了几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转凉,秋意也渐浓,空调也用得少了。北京渐渐进入了最好的时候,老舍曾说过,春天要住在杭州,夏天要住在济南,秋天呢,则要住在北平。秋天的北京天好蓝、好亮,地摊上摆满了北京特有的水果:京白梨、海淀玉巴达杏、黄金梨等,真是皮儿又嫩、水儿又甜,看着都垂涎欲滴,更不用说嗅一嗅、尝一尝了,在北京的街头小巷里你总能感受到秋天的色香味等各种生活之美。
而且北京这座城有过齐白石,有过曹雪芹,有过鲁迅、沈从文,每每走到一条胡同里去,就会和某个历史名人的故居相会,这种不经意的邂逅总会给我在北京的生活增添几许浪漫。在这些故居,你可以回想起他们当初写下的许多文字,那些话语随着他们的离去并没有消失,依然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肉体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文字、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这个城市的文化的底蕴是最浓厚的,它一点都不输给巴黎、伦敦等。
我所住在这个小区就在中央民族大学大学西门旁边,对面则是民大的附属中学,这两学校聚集了全国56个民族的学子,因此街道上有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不同风味的小馆子,有川菜馆、新疆饭馆、西北菜馆、湘菜馆等等,在这里,不管你来自那个地方、是哪个民族都可以寻找到适合你的那一种口味。
在这里,我常常放慢生活的脚步,满大街地闲逛,街上到处是年轻的学子,街道两旁几乎全是饭馆,我慢慢走在路上,细心感受各家餐馆的烟火味道,我的眼睛留着口水,我的心为着餐桌上的美食欢呼雀跃。到了特别喜欢的餐馆就会停下来,去享受一顿美妙的晚餐。现在,一个人吃饭,则对于大鱼大肉不再向往,更多的是喜欢青粥小菜粗粮,这是在油腻之后对于素净的向往。我们吃的不仅仅是粮食,也是精神上的大餐和满足,是心灵对于美食的渴望。
我们恩施大山里的人特别喜欢吃辣,无辣不欢,那种强烈的味觉刺激让人产生一阵阵快感。这里的川菜馆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恩施人对辣的所有想象。可能就是因为对辣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也养成了人们的辣脾气,让恩施人个性中没有太多的遮遮掩掩、太多的扭捏作态,大家总是喜欢直话直说,声宏气壮、豪迈直爽。
昨日下午,我的两个小老乡过来,我们一起吃饭,专门选了一家烤串串的店:聚点串吧,烤羊肉特别鲜嫩、筋道。“美”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大”,所以《说文解字》说:羊大为美。这是来源于早期人类味觉感官,吃羊肉时候感觉到的快乐,2000多年来,中国人的这份情愫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羊肉的痴爱一点都没有改变。
所以,每次到烧烤店,我是必点羊肉串的,而北方的羊肉更是好吃,当然除了点各种烤羊肉串,还点了大拌菜,就是白菜、小番茄、黄瓜、胡萝卜、莴苣等各种蔬菜的凉拌菜,真是爽口味道足,冰凉的扎啤也特别够劲儿,口感极好。
一个人吃饭觉得越清淡越好,人间至味是清欢,而和朋友们相聚一起吃饭,是各种美味都要尝遍的,几个人一起感受酸甜苦辣,过着我们平凡而又快乐的日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日里一个人独自行走、独自吃饭,偶尔朋友聚聚、一起吃个饭、相约出游,也都是挺美的,这都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搬到出租房里居住已经6天了,真心觉得自己在诺大的北京城有一个自己的家非常温暖。我也非常用心地布置着这个小家,开始住进来就发现纱窗一拉就掉下来,于是请来师傅帮忙维修。这师傅开着一辆小三轮车,上面装满了洗抽油烟机、洗空调、换纱窗等的工具,是常年在街头巷尾我们熟悉的维修工人的组合套装,他把我卧室的纱窗取下来,不一会儿便换了一张新的纱窗,还安装了滑轮等,真是心灵手巧,什么麻烦事儿到他手里后就能轻轻松松搞定。
卧室的门也关不上,这师傅一检查便发现是门转轴坏了,导致这门也关不紧了。于是专门跑到五金店里去买了转轴,又爬上4楼来帮我安装。他也是将近60岁的人了,满头白发写满了沧桑,除了手特别巧以外,心肠也特别好。看见这厨房里的燃气具还是老式的那种,就反复提醒我厨房的窗子要打开,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厨房的门关上,怕天然气泄漏导致危险。
一个陌生的老伯上门来帮忙修理就如此关心我的安全,时时处处替我着想,让独在异乡的我非常感动,北京其实就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构成的,他们的善良汇聚成了一条爱的河流,让这个城市更加美丽,充满了温情。
把需要修理的地方修好了,接着还请歌华有线的师傅上门安装宽带,免得天天看视频太耗流量了,心里觉得这个家越来越完美了。当然,一个家最重要的还是烟火气息,我在超市里买来了米、面、油、酱、醋、鸡蛋、牛奶等等,冰箱里还有白菜,于是有天下班后,还给自己做了一碗过桥米线吃。这小日子还真过得有滋有味的,虽然只有自己一个人。
过几天,我的女儿就要来了,就会和我一起经营这个小家了,她还在网上买了一个简易的布衣柜和收纳用的铁架子,等她到了,我们就一起组装。我和女儿睡上下铺,我把她床铺上的被套、被单都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晾在阳台上,阳台虽然并不大,但晾衣服和被单之类的还是绰绰有余,北京秋日的阳光特别充足、风儿特别和煦,衣服晒在阳台上,不一会儿就干了。看着晾在衣架上的白色的被单和五彩缤纷的各种衣服在阳光下的风中飘着,心里有一种劳动后的成就感。
每天一下班就特别渴望早点回到这个充满爱的小屋,满屋子的绿萝、鹅掌柴、芒毛苣苔等等绿色植物都等待着我回来给它们浇水,而窗外也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梳洗自己的羽毛,突然一阵风雨来,让它惊地一跃而飞,它落脚的树枝则不停地颤抖着。真的好奇妙,足不出户,身就在斗室,就能把大自然的风光请到家里来,一叶知秋,这一片片略带黄色的叶子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给自己一个家、一个窗口,其实是给自己温馨和悠闲,在家里的窗前可以眺望,可以看着日出日落,看着树叶春天开始繁茂、秋天便慢慢落去,你会感觉到生命与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对话。住在这个家里,我甚至不一定要离开家,不一定去赶音乐会、赶画廊的展览、赶艺术表演、赶文学讲座,不一定非要跑到国家图书馆等地方去看书,只要在家中都能感受到生活之美、就能品读人生妙曼的日子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