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碎片化时代综合症症状:
很多事情不得不做,很多事情想做但从未去做,很多事情做了但坚持不下来;总觉得自己很忙,但想不起来做了什么;大量时间呗他人占用,剩下时间被自己浪费;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做事效率低下,生活不规律;一堆毛病想改,别人身上好习惯想学却做不到!
2、碎片化时代综合症是时代病,是时代变化趋势给我们敲响的警钟,焦虑来自于落后于未来导致。解决之道是三项技能和三个清单。
3、三项技能:初级:全新视角重新整理时间,把碎片占据的时间夺回来;进阶技能:用争取到的时间丰富技能,建立广泛人脉,以及良性运转的任务处理系统,高效做事;高级技能:新技能成为自己的习惯,应对未来挑战。
4、清单1——日常事务清单(不是日程表,严苛而僵化的日程表自会增加焦虑),只列时间段和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直至自己能完全掌控所有时段,碎片化专注,碎片化休息,但前提是要建立清晰的界限
5、自由来自自信,自信来自自律。
6、早起倒逼早睡,设定wake
up闹钟,那闹心的工作做完,去闹别人的心。
7、晚上:放松和专注,听音乐、读有营养的书,打坐冥想,不必追求效率,也不要放纵自己;
8、要有勇气结束今天,新的明天才开始
9、清单2——碎片清单:包括:信息、事情、想法,具体是what、when、where、how、why,需要列任务时细化思考,大脑需要提前预演。分清事情重要与轻重。
10、用碎片时间处理碎片清单,完不成计划是计划出来问题,清单执行也很重要,建立在对自己和任务有充分了解基础上。
11、未来,知识性工作者重要能力是“切换”能力吗,只用打卡和手账手段就能实现。
12、碎片化日志:事件、思考和感悟、特定领域记录、成就与成长、日程安排。
13、未经沉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打卡和写日志,都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自己的过去,更好地了解自己。
14、长期积累形成的差距令人望尘莫及。习惯不低于重复,
15、行为改变的阶段性及理论;阶段1无知;第二阶段:探索尝试期,是否合适,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重点关注的多少人过不了的关;第三阶段:行为固化期;第四阶段:习惯稳定期,即使离开也仍有自信心重新开始建立。
16、找到最符合自己的习惯,做聪明的习惯坚持者。不做某事就要找到一个更积极的行为去替代。碎片化时代的敌人是思维的碎片,积极有效的思维可以让自己更要效率。
17、早起链条:头天晚上想好第二天起床时间,定好两个闹钟,早起做自己的事情。
18、清单3——任务清单: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