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第一次预习的时候,读得很心累。
累在哪呢?比如说第一幕,士兵向邓肯汇报战场情况时说:“曙光刚刚出现,却偏偏袭来了漫天的风暴和骇人的惊雷;偏偏在我们兴高采烈的当口,可怕的打击却落在我们的头上。听着,苏格兰的君王,听着,正当正义凭藉着势不可挡的勇力击溃敌兵时,挪威国王一见形势有利,便率领着甲杖鲜明的生力军发动了一次新的进攻。”
说了那么多废话......那到底是赢了还是没赢?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很懵逼,觉得莎翁的语言太繁琐太啰嗦。
出现转变是在名作导读课上。本来打算玩一节手机的我,瞬间被老师充满少女感的声音给吸引了,作为一个声控,于是放下手机打算听她说十分钟。认真听讲之后发现她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只是一个PPT点读机,而是用嘴原始的教学方法,一个词一句话慢慢的向我们讲解,不知为何,这看似“笨拙”的方式却意外的让我完全投入了进去。不知不觉,已认认真真听完了一整节课...... 从此打开了与莎翁对话的大门。
唯有莎翁,巧妙精准利用他看似“繁琐啰嗦”的语言(建议可以读英文原著),才能向世人展现麦克白游走在欲望与理智的边缘苦苦挣扎,向世人表达麦克白夫人渴望黑暗也困于黑暗的痛苦,向世人揭示人类的双重人性。莎翁像庖丁解牛一般,将人性一点一点地剖给我们看。“他不属于某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这句话赠与莎翁,他当之无愧。
说说麦克白,疆场杀敌时,他英勇作战;面对教唆时,他举棋不定;密谋造反前,他瞻前仰后;弑君篡位时,他血腥残暴;政权在握时,他贪得无厌;大势已去时,他楚楚可怜。从国家英雄到嗜血暴君,从胆怯懦弱到贪恋显露,一个麦克白,演尽众生百态。
不想评价麦克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麦克白。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句话,“你没有成为希特勒,是因为你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或许这句话如今看来片有偏颇,但我仍想套用在这本书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麦克白”,只是我们还没有遇到我们的“女巫”或“麦克白夫人”。谁又能保证,当命运的恶作剧降临,你依然还能从善如流。
再说说麦克白夫人,这个可怜的女人,从头至尾,莎翁都没有给予她一个名字。可是很显然,她不甘只做“麦克白夫人”。她有野心,有欲望,她想要打破固化的局面,然而身处的社会环境不给予她施展的空间,于是就让借助丈夫之手帮她实现。
可命运又曾放过谁?她的结局令我唏嘘,说她是第四个女巫也好,是悲剧的元凶也罢,在我看来,她更代表着从古至今无数悲剧女性形象的本身。
读完这本书,在脑海里上演了一番人性激烈的斗争之后,留下了四个字:命运无常。
三个巫女就是命运的化身,先引诱你,然后欺骗你,最后摧毁你。麦克白的悲剧之所以被称为悲剧,我想大概是因为每一个自以为掌握了命运的人,其实依然紧困在了命运的枷锁之中并浑然不知。
你耗尽毕生追求,依旧跑不出命运给你画的圆。
然而从我们的祖先起,从世世代代生息繁衍里,谁不都在是与命运的博弈中寻求生命无意义的意义呢?
悲剧令世人警觉,未来依旧值得期待。倘若此生有幸再遇命运的左右,仍想“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