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是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
卷帘大将是个什么职务呢?
就是看到玉帝来了,赶紧把门帘掀开,相当于保镖兼行政助理。
在蟠桃会上,沙僧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
也就是说把玉帝心爱的一个古玩给打破了,被就地免职,可见玉帝也没什么法治观念。
沙僧和白龙马、八戒一样,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八回。
当时孙悟空已经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观音受如来的安排,去到长安寻找能够担当取经重任的有缘人。
路上经过流沙河,沙僧跟观音的弟子木叉进行了一场打斗,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
在第二十二回,沙僧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唐僧西天拜佛求经,成为取经团队中最后一名入职的成员。
沙僧加入取经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的折磨,虽然也没什么远大的理想,但是很忠诚。
沙僧就属于禅宗所说的顿悟,一旦放下了屠刀,他立刻就一心跟着唐僧,谨守佛门戒律。
沙僧通常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直男,憨厚老实、不善言辞,江湖上传说的沙僧只有三句台词。
“大师兄,师父被妖精抓走了。”
“二师兄,师父被妖精抓走了。”
“大师兄、二师兄,师父被妖精抓走了。”
其实,这是对沙僧的误读。
沙僧也是有可爱的地方,他看似是个呆愣的直男,其实是个有心之人。
例一:关爱之心
取经团队经过女儿国之前,唐僧和猪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怀孕了。
唐僧和猪八戒感到很恐慌,尤其是猪八戒,反应尤其激烈,因为他喝得多,唐僧喝得少。
这时候,孙悟空可逮着机会调侃猪八戒。
沙僧则不同,他仿佛成了一名妇科专家,先是提醒八戒不要运动过大,避免流产,又提醒八戒在坐月子期间不能洗澡。
沙僧的关爱是真诚的。
例二:仁慈之心
为了把唐僧和八戒的胎儿打下来,悟空和沙僧去取“落胎泉水”,和看守泉水的道士进行一番打斗。
沙僧把道士打伤后发现对方并不是妖精,就提醒还在打斗的悟空,自己已经取水成功。
“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饶他罢,饶他罢!”
如果没有沙僧的提醒,以悟空的脾气,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俗话说“给别人一条路,让自己过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三:参与之心
取经路上经常遇到一些武功高强的妖怪,悟空也打不过。
在一旁观战的八戒,往往就选择了看热闹,可是沙僧总要冲上去帮忙。
这时候,八戒还在旁边拉后腿,劝他别去。
可是沙僧却说:
“说那里话!都是大家有益之事,虽说不济,却也放屁添风。”
意思就是说,哪怕只有微薄之力,也是要尽力而为。
这种参与精神,正是团队建设的可贵之处。
例四:变通之心
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悟空在那开玩笑,过嘴瘾。
沙僧却跪下求悟空解救师傅,说了一番很诚恳的话。
“哥啊,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
“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若是我们能救,也不敢许远的来奉请你也。”
俗语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沙僧心疼师父,又理解行者被赶走的气愤,说话间不觉到了动情之处。
这一番话连孙悟空都被感动了,忙把他扶了起来。
这样的沙僧又岂是只有三句台词的角色呢?以上这四个例子,都证明了沙僧的情商还是较高的。
沙僧属于和平型,拥有平稳、随和、寡言的性格特征,但是缺乏存在感,容易被忽视。
假设我们搞一个民主投票,评选“最佳员工”,得票最多的应该是沙僧,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
尽管沙僧的综合条件最差,得票却是最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从没有受到老板的批评和同事的责难。
八戒的综合条件比较好,总是出洋相,经常被老板批评,被同事嘲笑。
孙悟空的综合条件最好,经常被老板误会,同事关系也不好。
唐僧投票的时候,他不管投悟空还是八戒,都会被其中一人埋怨,只有投沙僧。
悟空投票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投八戒,也会投沙僧。
八戒投票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投悟空,也会投沙僧。
沙僧投票的时候,他其实很想投悟空,又怕被八戒埋怨,只有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