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这一段很好,这一段呼应了论语当中孔子讲贫富的道理。孔子说:“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就是一个人的境界要高,他要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
孟子在这儿讲的是什么呢?他说你看舜,舜在吃干粮和草的时候——饭糗就是吃很糟糕的干粮,茹草就是吃干草的时候——他在吃那些很糟糕的粮食野菜的时候,“若将终身焉”。若将终身焉是什么呢?这辈子我都这样了,没关系,这个叫作安之若素。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看到有人不安分守己,他吃糟糕的饭的时候,他在心中给自己狠狠地下定决心:我这辈子最后一次吃这个饭,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他被外在的物质裹挟得太厉害了。我们很多人这一生当中所努力奋发的对象都是物质,都是我要住更好的房子,我要赚更多的钱,我让他们都怕我。
大家看《自卑与超越》,在自卑的情况之下,很多人想要超越别人的方法往往是错的。你欺负我,我将来长大了我要欺负你,这就是典型的不愿意生活在自己此刻当下的状态。
而对于舜来讲,“饭糗茹草”,吃着这些糟糕的饭食,觉得好像终身焉,一辈子都这样也没问题,一辈子都这样也很欢乐,不要紧,这就是我该做的事。所以颜回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这个状态,若终身焉。
“及其为天子也”,当他成为天子的时候,“被袗衣”就是穿着麻葛的单衣,“鼓琴”,他也弹着琴,“二女果”,这个果实际上通女字旁的婐,就是两个女士伺候着他。这两个女士是谁呢?是尧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尧的基因也不错,两个女儿很漂亮,都嫁给了舜。这个时候他过上了最富贵的生活,“若固有之”。好像什么呢?好像我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没关系。
为什么有人能够分辨暴发户?这人一出来,大家一看,这是暴发户。因为暴发户并不习惯香车宝马,他并不习惯这种美好的生活,所以你看他走起路来就开始抖,没来由地浑身晃。因为他觉得我明晃晃的应该被你们看见,这就是暴发户的状态,很明显,他富的时间不长。
但是像舜这种人,他明明是从很穷的地方突然出来,成为了天子,他为什么能够若固有之呢?很简单,外在的物质根本就不在他眼中。你想,他弃天下如弃破草鞋,他愿意背着自己的父亲跑到海边,乐而忘天下。
你想他是这么一个人,外在的物质对他的心灵来讲影响不大,他不会因为自己今天突然抖起来了,有了两个好看的老婆,有了非常华美的宫室,就站也不会站、坐也不会坐,走哪儿都要耀武扬威的。很明显,你驾驭不了那些富贵的生活。但是如果你能够像舜一样,穷,可以过穷的生活,“若终身焉”;富,可以过富的生活,“若固有之”。这时候你不觉得你的心灵变得很自由吗?这些东西并不重要。
孔子也曾经讲过,小人不可以长处约,也不可以长处乐。君子呢,既可以长处约,也可以长处乐。小人一旦经受了长期的穷困,他就受不了,说我一定要想办法,行险而侥幸,改变这一切,到冒险家的乐园去尝试一下,叫“小人不可以长处约”。
“小人不可以长处乐”,你给他非常美好的生活,很富足,过一段时间他就要想办法搞点幺蛾子,想办法折腾点事。所以穷也不行,富也不行。真正的君子,穷的时候安贫乐道,富的时候乐而学习。这就是君子跟小人的区别。
所以人能不能够守得住这份幸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两个词:若终身焉、若固有之。无论穷富,都能够不为外物所役,能够安之若素,这是舜的境界。
其实孟子说的所有道理,都在他自身身上有投影。因为孟子也曾经经历过很穷困的生活,比如孟母三迁的那段时候,孟子也曾经经历过富贵的生活,他游历的时候后边几十辆车都是跟从他的学生,走到哪儿都给他十万钟。所以在孟子看来,外在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德性、内在的光芒,这个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