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后的思考

上周隔壁桌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她和家人都去看的中医,说每年都会在这个阶段去看看。我一直对中医有不错的印象,于是让同事推荐我也约了个今天的号,下午15-16点。

下午和朋友聊完天我就去了医院开始排队,我到的时候医生在看58号,我是75号,走廊里,座位上,或坐着或站着的都是人。让我有些惊讶,如果不是同事推荐,我是不会走进这里的,更不会想象到这样一个人满为患的场景。

临近4点终于等到我了,陪诊的小姐姐给我量了血压,然后医生左右手给我把脉,简单问了我几个问题,就开始写处方单,再把处方单给到对面的小姐姐打字进入系统。医生说好了,没有说具体什么病,也没有说其他。我问他,只说没啥,再问就是肝胃不和,没事。开了3天药,出来去付款,代煎,明天10:30以后可以拿。排队1.5小时,看病5分钟。问的也都是些吃喝排便的问题,好吧,我来的不是时候吧,医生都累了。

在这之前我我在线通过一位朋友推荐了北京一个中医,也做过线上面诊,说我肝气不舒,给我开了7天的中药,磨成了粉,寄给我,我冲水觉得实在太难喝了,每次喝完就反胃,3天我就放弃喝了。前段情绪不好,睡眠质量差,运动量也少了很多,人也状态不佳。所以同事说起来的时候,我就说也去看看。一看一个失望,不知道是不是就我过往对中医的了解,让我对中医抱有太多一些期待了了。

大概是高三的时候得过一次浅表性胃炎,第一次做胃镜,一根管子从我的嘴巴进入我的食道,我第一感受到了生病的痛苦,其次是老家逢单赶集,村有个私人诊所有个赖医生,全乡闻名,所以那天总是有从各村来看病的人从门口经过。我们总会在诊所里面玩,看打点滴,打针灸,那是很稀奇的。我在读大学之前从未打过点滴。对生病是一直没有强概念。那次做胃镜被确诊胃炎,因为一大早,我的胃里吐出来前一晚同学给我吃的番薯干,未被消化,医生开了消炎药,就回去学校了。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规律吃饭,不吃太难消化的食物。读大学后,没事特别喜欢研究一下养生和一些基础身体不适状况的处理方法。也会适当锻炼(大学主要是慢跑+羽毛球),让自己保持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

后来除了胃偶尔会痉挛,其他大问题是没有的,深谙大部分的疾病是情绪的问题,睡眠好,饮食和运动保持适度,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可以相对健康。有孩子后的这2年,困扰最大的是睡眠和情绪。长期睡不好,精神就很差,精力也不济,近一年更是在家庭生活里频繁的争吵,让自己崩溃,记忆力变差,对事情的容忍度变低,家庭里感受不到理解尊重和爱,让自己时常陷入迷茫。精气神和之前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我们常说怒伤肝,肝火旺睡不好,睡不好记忆力差,容忍度低,精神差,更容易火气大,靠吃东西撑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断自救,自己调整,找到更多的支点,让自己不陷入在一个怪圈中,刻意让自己走出去,在多支点里看到更到自己的多元,找到自信和自我认同,这些正反馈支持自己向前看。重新开始除了勇气,还有很多的调整,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和找寻方向的过程。

很早就意识到一个点,未来有质量的生活的第一点是有尊严的活着。何谓有尊严的活着,首先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生活能自理。人生病的时候是没尊严的,医生叫你脱就脱,一根那么粗的管子要么从嘴往里插,要么从下面往身体里插。人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任人宰割,我们完全没有控制的能力,更谈不上被有温度的对待。

一想到保持健康是个长期的事情,在生活习惯里就开始调整,也就容易了许多,情绪管理的部分还是因为内心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在,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是,明白了这样的课题是要长期学习的,也希望自己会更开阔一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