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本质是思维通道的改变
我住的小区周边有两家生鲜超市,专门卖肉卖菜的。
一家门庭若市,顾客排队付款都要排个半个小时,每天人头躜动,熙熙攘攘,这家暂且叫A超市吧;一家门可罗雀,基本没什么人,我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关门了,这一家暂且叫B超市吧。
B超市其实开得比A超市要早,刚开始生意也还行,也就是我们平常的卖菜的模式。但是A超市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洞察了消费者者的心理,说出了消费者没有说出的需求,就是一句话——“不卖隔夜肉”。所以它的菜品基本上当天卖完,菜品每天都是新鲜的,加上品质也确实还不错,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这个地方还有几家生鲜超市,大多半死不活,只有A超市这一家的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在A超市没有出现之前,我和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样,以为蔬菜肉类基本上就是这样卖的,不新鲜也很正常,因为很难当天就卖完。但是A超市的出现,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蔬菜也完全可以当天全部卖完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会出现一种良性循环,那就是天天新鲜、天天好品质。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生意,不同的认知,导致了完全两种不同的商业结果,简直耐人寻味。
前几天看到赵昂的新书《洞见》,里面有一句话——没有认知,资源就是废物。确实如此。
对于我所从事的培训领域也是如此,如何看到“房间里的大象”,如何捅破那层窗户纸,直达消费者的痛点、痒点,真的需要好好去想一想,不然赚的都是辛苦钱。
不过,这需要洞察秋毫、点石成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