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流传至今的楷书作品众多,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代表作《大唐迴元观钟楼铭》 ,欧体骨力为多,参颜体之笔立为主干。此时作品并没有非常成熟,由于用笔丰富,展示了一个书法大家前期兼学众门的基础训练至关重要,同时也会略显凌乱。
中期《大达法师玄秘塔碑》 ,一幅接近成熟的作品,也是现代用于书法教学的的经典法帖,此时欧骨完全变为柳骨,转折处脱尽欧阳询精工险绝的笔致,取而代之为颜体筋节分明的转折。
此阶段另一经典之作《神策军碑》是柳公权立于中国书法史上的扛鼎之作。欧颜两家化而为一,结字紧劲不亚于率更令,庙堂大气不减鲁国公盛年,也是至臻之作。可作为后期训练的典范学习。
晚年绝佳之作少见,所谓人老而笔死,难有逾越之作,《复东林寺碑》书至魏晋风度间,老骥伏枥之作,算是绝响。
笔法的认识
以玄秘塔碑为本来分析柳体用笔,可以打通方圆之间的沟壑。此帖要临写出神采非笔中圣手不可为也。其用笔方圆多变可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纵横笔法可方可圆,并非固定程式,所以也间接打破了横轻竖重的铁律。二,同一笔势之间有方圆转变,此是最考验用笔提按处。
临写阶段
第一阶段,轻重阶段,此时要能展现字法中笔画轻重关系,一字之下平衡如称,尤其于横重,竖轻处体会其用意,方为过关。
第二阶段,方圆并用阶段,此阶段要求学习者能一笔方,一笔圆,运用自如,相得益彰。
第三阶段,方圆转换阶段,能一笔之下方圆转变于毫毛之间。此时技法成熟若能细究其书写韵味脱帖而书,神采出也。
能出入于玄秘塔碑者,柳楷根基既定,后习他作,畅通无阻矣,但有一事须明,柳公权书法笔力过盛,有匠人之气,所谓过尤不及,学书者须根据自身所需而取,若沉湎于此,必受其害,与前人同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