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又是一年春节到,
一对春联,一晚爆竹,一桌馨香,一颗明珠,一年更比一年高。
初六深夜,妻子刚刚睡熟,儿子在旁咿咿呀呀。忙里偷闲,记录下这个春节的点点滴滴。
要不是儿子出生,我们早已经淡忘了春节的美好。自打结婚后,每年春节都是母亲、岳母、妻子与我四人一起度过,吃过第一顿晚饭,携妻子回奶奶家给老人拜年,看望父亲二叔等一众亲人,再赶在跨年钟声前回家与两位母亲一同跨年。
妻子和我都是拙于应酬的人,也不太注重仪式感,总觉得过节的热闹忙碌,放炮拜年这些习俗,都抵不过窝在沙发里找部有趣的电影或者追个剧来的实在。三十一早贴春联、挂灯笼、大扫除;晚上照旧是鲤鱼、猪蹄、饺子、年糕等老几样的年夜饭;开场十分钟后,便都自顾自的玩手机抢红包,没人再关注的春节晚会……近几年的春节好像成了“打卡签到”,仪式感越来越弱,年味儿也越来越淡。
伴随着儿子的到来,今年的春节却变的大不一样了,平淡的生活仿佛春来百花骤现,一切都热闹起来。踩着狗尾巴降临的王子墨小朋友在他一个月零二十二天的时候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节,如果按农历虚岁算,跨过年关,小家伙已经两岁了。
大年三十,一家人起早贴窗花、贴福字,再挂上红灯笼、中国结,把家里装扮得喜气洋洋,儿子似乎也受到了感染,眨巴着大眼睛望着正在贴窗花的妻子,咯咯咯的笑个不停;扫地机器人吵嚷着钻来钻去,小家伙趴在沙发上支楞着不太硬实的脖子好奇的注目了好久;午饭吃到一半,大家相谈正欢,突然一阵哭声,两位母亲一路小跑奔向卧室。忙碌的一天,一家人其乐融融、倍显温馨。
白天例行的拜早年,因为妻儿不便出行,亲朋好友们便纷纷上门拜访,小家伙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穿着姥姥给买的红衣服,带着姨奶送的金吊坠,刚从这个人手里接过来,又被那个人抱过去。在大家的围绕下,他小脸通红,兴奋不已,咿咿呀呀地和大家交流,欢快的笑声感染着每一个人。
吃过晚饭,我把奶奶接到了家里。奶奶年前大病初愈,尽管日思夜想,但都未曾有机会看望重孙子。望着手舞足蹈的小家伙,老人家高兴得跟着直摆手,尽管刻意的保持着距离,却又忍不住向前探着身体。一边逗着小家伙,一边高兴的品评着:眼睛、嘴巴像爸爸,脸庞、鼻子像妈妈。细想来,当年拉着她的手蹒跚学步的孙子已为人父,如今和自己的重孙对望凝视,这份“曾祖孙情”是老人融化在血液里的温暖,也是值得儿子回味一生的甜蜜。
钟声将近,鞭炮声此起彼伏,缤纷的焰火照亮了天空,小家伙睡醒了一觉,带着耳罩缩在妻子的怀里仍吓的哇哇大哭,哄了许久,又哼哼唧唧的睡熟了,再醒来便是新的一年了。钟声响起,携妻子向两位辛劳的母亲拜了年,大家趁着儿子睡熟都抓紧去休息了,这个年,一家人过的很圆满。
荏苒冬春去,赤子心上来,深夜守在儿子身边,看着夜灯下稚嫩的小脸,心底荡漾起无尽的涟漪,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愿王子墨茁壮成长,喜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