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翻开OH卡牌,这个自弹自唱的画面一下子将我带到了2013年在杨力虹老师的OH卡课堂上。“梦想”两个字闪过脑海。整整四年过去了。梦想,离我究竟有多远?
那时工作、事业、志业三大课题探索的牌面,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工作:循规蹈矩、朝九晚五,看起来很悠闲很享受,但于我来说,却深深感受到了无力与无趣。金融行业是男人的世界,而我明白,我是个女人,我想要的并不是在男人的世界里做个拼命三郎。我想要站起来,从这个男人的世界走出去。我清晰地记得四年前看到事业这张牌的欢喜。是的,这就是我要追求的——放松、自在。如果说第一张牌,我还不知道自己走出去要走到哪里,第二张让我明白了,我要去的方向。
四年过去,今天重新看它,更加明白,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的状态、生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去找到某一个地方、某一件事,某一份工作。当我快乐地沉浸在一件事里,我愿意为之付出,享受在其中的快乐,那件事就是我的事业。
2011年因负责员工心理援助项目计划的推进,结缘心理学,开启了自我心灵成长的学习之路。一开始是兴趣,不曾想过,这些年来连走带跑经历了许多,跟随了很多老师,接触了很多课程与工具,到现在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曾经,也很努力地去追求过我以为我喜欢的梦想的舞台,但是在舞台上完美的预演带给我片刻的满足后,却再也无法燃起我奋进的激情。在认可与鞭策下,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疲惫。思量许久,我选择停下来。有人惋惜,我自己也略带遗憾。大舞台对我来说风光无限,是我向往的。但同时,我也依稀看到了我,如果继续,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舞台跳舞,只是职业的转变,那并不是我真正要追寻的梦想,要实现的事业。
停下来的那一年,我饱尝了失落与迷茫。一度我以为我瞥见了自己的梦想,又丢了。
还好,所有的经历带给我的,没有丢。
有一群知心的十姐妹支持、陪伴;有几位从我初出茅庐就相识到现在都还愿意和我分享困惑与喜悦的学员;有认识不久,却迅速相知的小伙伴;还有无数的老师、新老朋友,有的已是过客,有的正陪伴着同行……
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分享。我以为自己又在追逐梦想。
梦想,有时候离我很近,有时候又觉得很远。
那天我说五年前我就开始准备离开职场追逐梦想。话音刚落,听着的小伙伴惊呆了,“你怎么要花那么多时间来准备?!”
小伙伴的话让我也惊呆了,如当头一棒。是啊,我怎么要花五年来准备!确切地说是准备了五年,看起来却仍然没准备好。
今天,我明白了,我花了五年的时间在头脑里做了很多的梦,也在现实中做了很多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去寻找,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梦想。目标方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拐了很多弯,依然还是没法看见“梦想”的庐山真面目。
近期占星学习带给我的压力,沙龙碰到的困难,工作上的忙碌,再一次将我从踌躇满志的追梦状态里唤醒。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拥有一个大舞台,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取得优异成果,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做一个功成名就的好老师,不是我真正想要的。这些都只是我通向梦想之路的通道,而不是梦想本身。
我也曾经以为以我所学的去帮助别人解除困惑,成为爱,传播爱,是我要成就的事业与梦想。不是的,在现阶段,那只是满足小我拯救他人心理需求的伎俩。
今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几年来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奔跑,总是在将要触碰到的时候又弄丢了。
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它没有被满足,一直藏在我心里,等我去看见。
小时候,父母很严厉,学习是最重要的,记忆中即便是悄悄地消极怠学,我也鲜少有放松玩乐的时光。在银行工作第20个年头了,早已养成了规规矩矩做事的习惯。前面很多年,十分努力地工作,一切以工作为先。这些年,十分努力地学习,业余的学习塞满了节假日和工作之余。近一年稍稍缓下外出学习的频率,又投入大量地时间开沙龙做分享。
看起来我很努力地为了梦想而奋斗,但事实上却总是与梦想插肩而过。因为,我心里的那个小小梦想,不是成为谁,不是到哪里去,而是放松、自在!
原来,今天,我才揭开了梦想的 一角。
时隔四年,我才看明白了当时看不懂的那张行动牌,如何行动从工作状态转换到事业状态。一个旧的我倒下来,一个又一个新的我千姿百态。
和四年前一样,今天我依然看不懂我未来的志业会是什么,依然看不懂从事业到志业需要如何行动。那张惊愕的脸,让我想到或许是关于病人、老人、陪伴、成长。看不懂又有什么关系。我想机缘成熟的时候,我就懂了。就象今天才真的明白四年前的牌。
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办法跃过该经历的阶段。在心路的历程中,没有办法忽视每一个小小的心愿。
从工作到事业的转变,不必然是行业、公司、岗位的转变,真正要转变的做事的状态。
图卡上自弹自唱的那个人,没有舞台、没有鲜花、没有喝彩,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放松、自在。这几年我一个人瞎涂瞎画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正是如此。
原来梦想,它不是必须要有多高尚。
原来梦想,它一直就静静地守候在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