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众号从筹备到今天的发布,已经陆陆续续经历了6个多月,最终我们打算从大学作为切入点,开始我们的征程。期间,我们拜访了很多读研、实习和工作的同学,把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一一记录了下来,我们分别从"读研"、"实习"、"工作"三个方面分享了一些建议,三篇文章共3万余字,每篇文章都做了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并且给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建议,欢迎大家转发关注!
这一篇打算和小伙伴聊一聊工作的事情。注释:再次强调,笔者从事互联网行业,所以其他专业/行业请慎重参考。很多小伙伴都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认为软件、计算机 等专业的学生只能从事编码工作,即便是有很多同学知道产品、运营等方面的工作,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上,并没有过深入的了解,这篇文章目的有两个:
对互联网行业的各个职位进行比较深入全面地介绍,让同学有更好的认知。
希望同学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自己的职位,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盲目求职!
说完目的,下面紧接着列出文章的 具体结构:
技术岗位介绍
产品岗位介绍
运营岗位介绍
技术岗位介绍
在详细的介绍技术岗之前,笔者想聊一聊关于程序员的话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程序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貌似三十多还在做程序员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依据无非有以下几点:
程序员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熬夜,对身体的损耗较大,年龄大了一般都吃不消;
程序员存在着新人替旧人的传统,年纪大的程序员往往没有年轻的程序员有优势,所以时间一长容易被淘汰掉;
程序开发更新速度太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下降,渐渐被新技术所淘汰!
对于以上三点,笔者认为确实是事实,但是只说出了一半的事实!首先澄清一件事情,程序员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从被广大群众所知到现在也就十几年的历史,即便从2000年算起,也刚刚17年而已,如果一个人从毕业(假设24岁毕业)开始正式从事程序员的职业,如今也才40岁左右,所以绝大多数的程序员确实都还年轻着呢!于是业界有这么一个笑话:绝大多数的程序员都没有活过四十岁!
接下来针对以上三点进行详细的解析,首先承认,绝大多数的年轻程序员生活确实不规律,即便是项目不紧的时候一般也得熬到晚上12点多才休息(不过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也是这样),程序员虽然睡得晚,但是一般上班也比较晚,拍着良心讲,很多程序员上午基本上都不会干活的……项目紧的时候,那真心就没办法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淘宝双十一时期,阿里园区内的无数个帐篷,睡袋就知道了,但是现如今,除了公务员,哪个行业没有这种时期呢?听说高三的老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都会备课到很晚!依笔者看来,这种生活节奏更是大城市打拼的一种常态,而不是程序员的专属。笔者在大学时就曾经为了赶项目没日没夜的在实验室里呆了将近一个星期,想再回想起来,确实很累,但是也很值得回味!很多程序员的生活状态确实不健康(多数却是如此),但是除了可观的工作环境之外,更多的是这些程序员不懂得照顾自己,平时多注意锻炼,空闲的时候早些休息,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
对于第二点,笔者认为那些容易被新人替代的老员工基本上存在以下问题:
半路出家,理论不扎实,缺乏后劲;
不愿意多思考,满足于现状;
举一个例子,小明打算从事Android开发工作,在基本掌握了Android的框架后,便可以应对工作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情况了,但是基本掌握Android的框架,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直使用这些基本知识,当然容易被新人代替了!因为同样的任务,新人可能只需要一半的工钱就可以完成,而且新人的顾虑比较少,更能任劳任怨,只要老板不傻,都会把小明炒掉!
因为Android是基于Linux系统研发的,如果小明能顺着Android好好学一学Linux的知识,熟悉了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那么对于运维工作也会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Android的上层开发语言是Java,如果在开发Android的时候,能比较深入的了解Java(线程、流等知识),说不定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做后台开发!毕竟技多不压身,按照如此节奏,渐渐地小明会发现,从前端到后台,好像自己都能做,最后变成了一个全栈工程师,那么这个时候离项目经理的距离也就不远了!
上面说的是学习的广度,下面来说一下学习的深度问题!上面提到Android是基于Linux开发的,如果以此为契机,开始深入的理解Linux系统,那么在开发Android程序的时候,可能会站在系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编写出的程序会更加的流畅!笔者曾经认识过一个华为的大牛,可以直接把Android操作系统移植到数码相机上,这种能力可不是培训几个月就能获得的!那个时候,小明便成为了Android开发的专家,那个时候公司自然会把小明当成宝贝供着,生怕被别的公司抢了去!
所以容易被替代的不是程序员,而是具有思维惰性的员工,要知道,无论做什么,如果不进行总结、提炼,老想靠着时间来混资历,即便是安逸的国有单位(没有关系的那种),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第三点,针对学习能力下降这个说法,确实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就笔者目前的经历以及和众多前辈的分享来看,很多新有的技术都是换汤不换药,拿编程语言来举例,最开始学习C语言,笔者整整花了一年才算初步掌握,接下来的Java也花了半年的时间,但是掌握了C与Java之后,再去学其他的编程语言,基本上也就十几天的时间,笔者最近的一次经历是在研一的时候,当时因项目要求,需要用PHP开发,从接触PHP到完成相关的功能开发也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学习能力会下降,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厚,学习成本也会降低很多,很多新东西简单的看一下,可能就会猜出个所以然来,而且随着经验的丰富,更多的时候是站在项目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具体的细节是让新来的员工来实现!
在完整的阐述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后,程序员这个职业究竟怎么样,各位小伙伴可能会有着更加客观的理解!毕竟程序员可能是少有既贴近大众,薪资又高(年薪一般15W以上)的职业了!如果愿意吃苦打拼,或者对技术不是很反感排斥,确实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在此多啰嗦一句,笔者认为,从事互联网的技术工作,最好有过完整的项目经历,一方面是在经历所有的流程之后,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另一方面是完整的项目经历能够使得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与其他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沟通起来更加的高效!
技术研发内容介绍
下面正式介绍具体的技术岗位,技术岗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交互设计师
前端/页面开发
后台开发
运维
下面针对上面所提到的具体岗位进行深入的介绍
交互设计师
其实交互设计师严格意义上与下面所提到的“前端开发”、“功能开发”、“运维”并不是同一种类,因为交互设计师更多的是停留在“设计”这个层面上,借助设计软件产出高保真原型,使得产品至少在表面上,有着良好的“人机交互”、美观舒适的界面,并不会编写很多代码,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交互设计师就是让产品看着漂亮,用户用着舒服!
其实软件工程、计算等专业毕业的同学很少会有人从事这个职业,一方面因为是只有大公司才会专门设置这个岗位,需求量比较少;另外一方面交互设计师所需的知识储备比较繁杂,更多的是偏向于灵感的来源,需要较多的艺术、人文等底蕴的积累,与理工科学生长时间的形成的思维模式有着较大差异,因为笔者对于交互设计师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所以这里仅仅以一位从事交互设计师的同学为例,来描述需要具备的特质与准备!
这位同学简称Z,是笔者大学的小伙伴,平日里喜欢读一些逼格比较高的书,日本的某些作家,欧美的某些作家;喜欢摄影,旅行;文字功底也是极好的,当然也有十分热爱的体育运动(至少很喜欢看相关的体育赛事),有着自己喜欢的小众音乐、影视。言行举止虽然略糙,但是自身所带的气质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品质感,用的东西与衣着让人觉得简约舒服,总之如果初次见面,根本无法辨别TA是软件专业的,但是令人惊叹的是,Z的成绩非常棒,技术也还可以(主要是前端技术)。
这是离我距离最近的设计师,确切的说,交互设计师应该是互联网行业中与Z的特质最匹配的职业。
下面简单提一下TA在大学里面所做的一些准备:1. 首先经常浏览一些知名的设计网站,即便是平时休闲的时候也会经常看一看,保持着那份感觉; 2. 掌握设计相关的软件; 3. 掌握一些前端的技能; 4. 有过几次项目比赛经历,项目比赛中从事的都是交互设计,前端制作等工作;
下面提供一些有关设计的资料。 网站参考: Pinterest、Httpster、GatherTogether、Designspiration、InspirationGrid、Dribbble、Peise、UI-Cloud、iconfont、设计师网址导航
工具参考: Adobe Photoshop / Adobe Illustrator / Fireworks / Windows Expression Blend(如果用C#开发的话)/ Indesign(排版工具)/ Dreamweaver(网页制作 html+css+javascript/jQuery)
编程能力要求: 熟悉HTML+CSS+JavaScript网页设计语言; 具有一定的项目能力(Java,C++,C 等);
前端/页面开发
在交互设计师完成完成高保真的产品原型之后,会交给前端开发人员,让开发人员按照自己预先设定的效果来实现具体的页面。首先说一下前端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未来几年,是前端爆发的时代,第一是各种框架的成熟,许多公司(尤其是小公司)的程序员很多时候调用简单的接口就能实现大部分功能,开发越来越向前端偏移;第二前端目前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实现页面展示那么简单,由前端所实现的功能已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大;第三是微信小程序还没有普及开来,其应用场景还有这很深的挖掘前景,一旦微信小程序获得大家的认可,前端开发人员将迎来一次比较大的爆发;第四是前端上手比较简单,入门较快,很多同学往往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独立的制作出漂亮的界面了,成本较低,尤其是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女生来说,不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第五是前端的薪资待遇并不低;
由于笔者并没有太多的前端经验,但是就接触的前端同学,他们除了前端知识,基本上都会了解一个简单项目的完整开发流程,例如简单数据库的设计,中间功能代码的实现等,因为前端直接与后台产生数据交互,如果不了解后台大概的运行机制,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使用合理的数据格式进行最有效的交互,下面介绍一下前端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 HTML+CSS(HTML5,HTML,CSS,CSS3都需要掌握) 2. JavaScript,JQuery 3. Ajax 4. PS,Dreamweaver等工具使用 ……
因为笔者对于前端不是很熟悉,所以技能就简单的列了一些,如果对前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深入挖掘,下面提供一些前端学习的网站与资料:
HTML: MDN的HTML入门、HTML30分钟快速入门 CSS: MDN的CSS入门教程、学习CSS布局 JavaScript: JavaScript菜鸟教程、慕课网JavaScript入门篇 综合教程: 菜鸟教程,慕课前端教程
后台开发
后台开发其实可以分为很多种,可以说,除了前端与运维,其他的编码工作都可以视作为后台开发,一般来说,后台开发可以简单地视为软件/系统功能的实现,绝大部分工作是调用已有的框架与接口,并按照自己的逻辑组织起来,从而实现具体的功能,这种工作一般入门较难,但是熟悉之后,会发现以后接触的东西都有些类似,学习成本会低很多,之后更多的差距可能来自于对于编程语言的理解,框架的挖掘等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般创业公司、规模较小的公司或者是外包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功能性开发,工作性质跟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差别不大。而规模较大的公司(一般是数百人的团队)、研究所等大型机构会从事一些基础性的研发工作,这里提到的基础性研发工作并不是指没有难度的开发,相反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造轮子的过程,他们可能会借鉴现有的成熟框架,但是所做的东西绝对是逼格很高的原创东西,而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一般都是整个团队的核心力量,与简单的功能性开发人员有着质的区别!
如果要从事后台等研发性的工作,首先要有这扎实的基础,最核心的那几门专业课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这些知识可能在工作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往往会成为制约后续发展的瓶颈。换句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想在研发这条道路上持续深入的走下去,这些东西是躲不掉的。一位已经工作一年的小伙伴,在和TA聊天的过程中,提到最近在恶补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比较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地学习专业课。
另外,项目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大学期间,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编程能力不是看书看出来的,而是调bug调试出来的!而项目比赛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就入手的难易程度来看,笔者建议先从页面制作入手,然后渐渐过渡到后台开发,通过搭建一个简易的web网站(强烈推荐从JSP+Servlet+Mysql开始入手),一方面难度不大,完全可以一个人完成;另外一点在开发web网站的过程中,能够熟悉整个项目结构。即便是公司的开发工作,无非便是数据库采用了更加复杂的设计,中间的交互过程使用了更加成熟的框架,前端的页面变得更加的华丽,但是整个结构并没有改变!在做完一个简单的项目之后,便可以去接触一些主流的框架,其实现在现有的很多技术都是框架的应用,从早期的经典web框架SSH,到前些年十分火热的大数据构架Hadoop,再到如今能够实现实时处理海量数据的Spark,Impala等都是如此。
下面说一下具体求职的准备事项,首先要认清楚一个事实,公司雇员工是要给公司赚钱的,说以在进行应聘的时候,公司更多的是看客观冰冷的数据,而不是感性的自我评价与认知!
找工作一般分为投简历、笔试、面试,有些公司可能 会跳过笔试环节,直接采用简历、面试的方式。下面按照简历、笔试、面试的流程分别加以介绍!
研发简历
小明
Tel:XXX-XXXX-XXXX E-mail: XXXX@163.com
教育经历 2011/09 – 至今 四川大学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本科 年级排名前15% 职务:班长 大学英语六级(CET6)通过 专业能力
熟悉C,C++,Java等编程语言,而且有多次的Android、Web开发经历。
熟悉Linux操作指令、数据库(Mysql、Sqlite)操作及SQL语言。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及较强的编程能力。
项目比赛经历 2014学年 基于可信计算的Android运行控制系统(全国三等奖) 项目描述:
该软件可以检测手机中已经安装的恶意软件,并提示用户。
该软件可以进行流量,电量等手机消耗信息的监控。
用户可以进行黑名单的设置,手机会自动屏蔽黑名单中联系人的电话与短信。
用户可以卸载手机已经安装的软件。
负责模块:
负责手机软件的检测模块与拦截骚扰模块的实现,包括软件数字签名的提取与校验以及黑名单的设置。
负责服务器后台的搭建与相关的接口设计。
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使用Mysql数据库)。
2014-至今 2D图元的单手操作(省级二等奖) 项目组长 项目描述:
该软件利用各种手机传感器实现简单的画图功能,包括涂鸦以及规则图形的创作与调整。
规则图形包括长方形、多边形、椭圆、贝赛尔曲线、折线、直线等图元。
图元的调整包括平移、旋转、放缩、自由调整、填充颜色、删除等操作。
所有的操作均使用单手就能方便的完成。
负责模块:
实现规则图元的创作、旋转、平移、放缩、自由调整等操作。
参与整体软件的构架设计。
负责图形变换的具体算法研究。 补充:在校期间共完成了”在线考试系统”、“在线购物系统”、“地缘微博”、“基于LBS的可视化社交网络”等十余个项目比赛。
个人荣誉
2011-2012学年四川大学“优秀学生”。
2012-2013学年四川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
2011-2012学年四川大学“综合三等奖学金”。
四川大学党校第13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
特长爱好 时政新闻、摄影、心理学、太极拳等。
写在前面的话:笔者曾经跟一位HR聊过,HR提到简历首先要紧凑一些,每个简历大概也就花费几秒钟的时间,TA作为HR首先会看教育背景,如果教育背景OK,会着重看实习、项目经历,会衡量应聘者的项目经历能否证明应聘者的能力,一般项目经历没问题之后,基本上会给应聘者面试的机会,至于个人荣誉、自我评级、爱好特长之类的仅仅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一般不会重点看!
注释1:首先简历空间有限,追求的是简而精,并不是大而全,可能一个人非常优秀,无论在成绩、项目比赛、学生活动、公益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要专门精简一些与应聘岗位符合的经历来写,让HR一眼就看出你符合他们的要求,而不是让人眼花缭乱,切勿贪多
注释2:个人资料放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即可,如果对自己颜值不是特别有自信,不建议放照片。
注释3:研发岗位要突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可以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简单的加以介绍。
注释4:简历的重点是突出自己的项目比赛、实习的经历,在这一块儿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进行比较详尽的描述。其中这也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重点考核的部分
注释5:荣誉、爱好特长、自我评价等内容仅仅是锦上添花,一两句话概括即可
笔试/机试
这一段直接截取你想知道的读研问题都在这里啦!里面的笔试介绍,因为无论是保研还是工作,笔试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另外笔者在实验室的时候,也安排过几场比试,很多笔试题都来源于网上,所以小伙伴们在求职之前可以多搜集一些资料!
笔试一般分为专业能力考核与机试两个环节,有的用人单位可能会选择其中一个或者是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但是核心考核内容都是一样的。笔试考核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出的题目,提交试卷,考核内容基本上是核心专业课(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如果只有笔试没有机试的话,试卷里面也会有一些算法题,编程语言的改错题等类型。
机试主要是对编程能力/算法能力的考察,建议平时多刷一下Leetcode,机试的题目难度不会比LeetCode大,同时这里推荐《剑指offer》跟《算法》这两本书,在Acm之家中有着比较详细的解释,这些资料对于机试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很多笔试与机试都是异地在线答题,这种时候可操作的水分比较大,笔者见过很多小伙伴都是叫上身边的同学一起筹谋划策,这种情况公司应该也会有所考虑,所以一般题量都比较大,难度也不低,另外在面试的时候也会针对笔试的情况进行一些细节的询问,在笔试与机试结束之后,下面进入到面试环节。
面试
面试会因为公司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差异,大公司(BAT)一般会有多次面试,分别是基本能力面试,专业能力面试,以及最后的价值观、公司认可度、薪资待遇等面试,而创业公司或者是规模较小的公司一般只会安排一次面试,这次面试基本上囊括了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薪资待遇等各种方面的考核与商讨。这里重点讨论一下专业能力面试,专业能力面试重点考察两个方面,技术的深度与广度,技术的深度一般来讲是针对某一技术进行深挖,另外笔试环节所提到的技术、算法问题,可能也会作为考察的对象。技术的广度重点考察项目经历,一般技术面试会占据很长时间,很能考验应聘者的个人能力!
运维岗
在一个项目周期中,如果说研发是冲锋陷阵攻城略地,那么运维算得上是后勤善后了!一般运维工作是为了让后台程序能够正常的运转,发生错误能够及时的定位到出错位置,并上报,让开发人员及时的解决问题!
运维主要偏向于管理现有的东西,而不是像研发那样创造一个新的东西,运维平时的主要工作室配置部署各种运行环境,并负责监控每天生成的日志,相对于研发,运维的入门门开要低很多,同时变更的东西也会少一些,基本上都是Linux操作系统的具体操作!
运维的待遇会比研发低一些,但是运维更多的是靠经验,所以后期的薪资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里推荐一些运维的资料: 《鸟哥的私房菜系列》,《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UNIX环境高级编程》,《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编程大全》,“马哥Linux教学视频”。
技术岗位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后续会继续的补充!
产品岗位介绍
关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对于正在读书的小伙伴可能大多是一直半解,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研,绝大多数的小伙伴(在校)听说过这个职位,但是同样都不了解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在这里插播一下笔者的自身经历:
还很清晰地记得当初咨询过一位正在从事产品经理的学长,学长说其实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就是:基本能力+责任心!
听罢,兴奋得很,本来就觉得产品经理比较空洞,听学长这么说,便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想法:产品经理确实是一个比较空洞的职位,基本上没有什么门槛可言,总觉得即便是当前零基础的去尝试一番,也有着很大的信心去干出一番令人满意的成绩!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肯定也猜出来了:“肯定不是这样的!”
在被打了鸡血的第二天,自己亲自跑到学长那里去讨论了关于产品的方方面面,过程大可省去,反正结果是被打的劈头盖脸。原来“市场分析”、“需求分析”、“竞品分析”、“原型设计”、“产品规划”等等都属于学长之前所说的“基本能力”!与自己之前所理解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诚信”等所谓的基本能力大相径庭。
想必很多同学都有着和笔者同样的想法,下面正式介绍产品经理的日常之前,有必要普及一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代:
工具时代
娱乐时代
生活时代
工具时代
“工具时代”处于中国互联网的最早期,那个时候市场处于一片空白,基本上所以基本上只要是一款成型的软件,就会拥有自己的市场,同样那也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基本上一个人甚至是一个人就能成为做出一款经验的软件,例如早期的金山、江民、QQ、百度等。只要实现了功能,其他的基本上都不是考虑的重点,那个时候甚至有一个当前看起来十分可笑的传统:谁写的代码难懂,谁就厉害,大家都以此为荣!所以那个时候软件都比较的简陋,更少有人在乎产品的外观,使用复杂度等问题!程序员只负责把关键开发出来,至于具体的使用,那是用户的事请!
娱乐时代
“娱乐时代”在“工具时代”末期出现,因为随着工具性的软件越来越多,人们在满足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多地向娱乐软件/网站转移,优酷、酷狗、4399等如雨后春笋纷纷的冒了出来,那个时候各大公司发现,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功能的实现,软件的交互方式,页面美观程度越来越决定着用户的去留,于是开发程序的人员在编写代码的同时,会分出一部分精力去考虑,如何让软件/网站变得更加的好用,更加的人性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能用这个阶段。随着用户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中国互联网的变得更加向用户倾斜,因为在“工具时代”中国互联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开发人员提供什么,用户就得用什么,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但是在“娱乐时代”,软件/网站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选择的增多,用户渐渐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主导,所以这个时候渐渐有人开始去尝试了解用户的想法,使得自己的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这一时期,虽然有人开始意识到用户的重要性,并着手从事相关的工作,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兼职的形式来做这件事情,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
生活时代
随着工具种类的饱和,娱乐内容的丰富,中国互联网逐渐向“生活时代”迈进,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开始从之前的开发人员主动提出需求,变成了深入了解用户,从用户中发现需求过程的转变,依托于移动或联网的发展,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纷纷崛起,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如何从用户中发现新的需求,并将这个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得到比较完美的解决,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另外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一套比较规范的工作流程也渐渐形成,于是“产品经理”作为时代的产物就顺势诞生了!
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完全是由市场需求所产生的,所以导致了高校根本没有相应的课程,结果便是产品经理的来路往往五花八门,销售的、研发的、行政的、设计的……鱼龙混杂!所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所起的名称,也不是没有道理!产品经理虽然门槛低,但是做好却不容易,因为从一个idea到最后产品的开发完成以及后续的使用阶段,都需要产品经理的参与,在此过程中会跟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用户、研发、销售等,期间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能力:细节打磨、市场的敏感程度、协调沟通、文案功底、情商智商、抗压能力等都不可或缺,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是一件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
产品经理工作内容介绍
下面介绍一下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市场分析
需求分析
产品设计
产品规划
产品运营
市场分析
在一个idea产生的初期,并不是急于去做开发,而是先评估一下自己的idea到底可不可行。市场分析又包括用户研究,竞品分析等步骤,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
例如小明想做一款大学生恋爱交友软件,但是这个想法具体可不可行,到底有没有市场,需要小明做一个市场调研!于是小明做了一个调查问卷,看看大学生有多少人有恋爱的意愿,每个月大概愿意在另一半身上花多少钱,在恋爱的过程中最在意的点是哪些……在做完调查问卷之后,小明觉得不放心,又做了一些用户访谈,进一步确定了问卷之中所关心的问题,并且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假设小明发现大约有80%的大学生愿意恋爱或者已经恋爱,每个月大学生愿意为爱情支出100元,全国大概有100万大学生,那么总的市场份额便是
小明和小伙伴讨论了一下,觉得可行,于是便开始了下一步的竞品分析阶段,小明要调研当前都有哪些服务大学生爱情的产品,发现可能有“世纪佳缘”、“非诚勿扰”、“花田”等产品,进一步他们都主打了哪些功能点,都有哪些特色,主要的针对人群是哪些?然后对进行用户研究,通过分析用户的特点,挖掘自己还有哪些点可以做,最终形成一份商业需求分析报告(BRD)或者是市场需求分析报告(MRD)。在形成了一份正式的BRD/MRD之后,便可以跟老板讲解展示,索要相关的资源,或者是去找投资,为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做准备!
需求分析
在完成了市场分析之后,一般来说对于目标用户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这个时候要将目标用户的各种需求搜集起来,来判断哪些是核心需求,哪些是伪需求!举一个例子,一个用户对产品经理说,我急着去赶车,所以赶紧让产品经理安排车辆接送!但是产品经理进一步询问了客户之后,发现客户着急赶车是为了参加一个会议!所以急着赶车是表面的伪需求,真正的需求是参加会议,获取重要信息!于是产品经理询问,可不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试进行会议,用户觉得不错,便接受到了产品经理的建议,从而也省去了赶车的麻烦!所以现实生活中用户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甚至想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个时候需要产品经理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找到最能解决本质需求的方法!
继续拿小明为例,小明在分析了目标用户(在校大学生)之后,发现很多大学生都过有喜欢的人,但是没有勇气表白而错失了机会。这只是一个表象,小明发现很多人没有勇气,是因为很多人担心如果对方拒绝了自己,会让彼此很尴尬,以后甚至朋友都无法维持下去!所以核心问题是对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勇气的缺失!如何合理的解决表白前的隐私问题,并提前获取对方心意,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点!
在找到了用户的“痛点”之后,下面就是考虑用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个痛点问题!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用户痛点,当然仅仅实现解决用户痛点的功能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怎么让用户用着舒服,用着高效!于是一些按钮、内容展示框的布局;软件的使用流程,先到哪一步,后到哪一步;那些东西需要重点突出,那些东西作为补充作用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在产品设计的时候,产品经理往往会现在稿纸上画出简单的逻辑草图,在理清了思路之后,便开始进行具体的原型设计工作,做出一个低保真的可交互的产品原型!
在完成了原型设计之后,相应的要产出一份“产品需求文档(PRD)”,产品需求文档是给看法人员看的,所以要描述清楚具体的功能点,以及一些实现细节,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根据这份文档完成自己心目中的产品!
产品规划
在完成了PRD之后,产品经理往往要和开发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深入了解那些功能呢可以实现,哪些功能还有待商榷;开发难度有多大;开发完成大概需要多久……等具体的事项,在了解了开发详情之后,基本上就是与开发人员确定时间节点,哪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哪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什么功能!
在开发的过程中,产品经理要时刻保持与技术人员的沟通,因为毕竟PRD是死的,很多需求可能会产生变动,还有很多实现细节可能通过口述会描述的更加清楚!(产品经理与程序员的撕逼大战往往也是这个阶段产生的,这个时候如何有效的说服程序员,使得开发顺利的完成,是一个十分有挑战的工作)
产品运营
其实业内一直有一句话:产品运营不分家,产品经理很多时候也在做运营的事情,尤其是在小型的创业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产品运营一把抓!关于运营的内容,会在下一章节具体阐述,在此就不做细说!
在阐述了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之后,各位小伙伴还能说产品经理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吗?实际上,产品经理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可以说,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其所具备的产品思维可以应用在绝大部分领域!
产品经理能力准备
因为之前也提到过,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完全是因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企业、市场需求而诞生的产物,大学里面根本就没有相关的课程,所以将来要想从事产品工作,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只能自己额外下功夫!
下面阐述一下从事产品经理的准备工作,首先大学社团、班级、学生会等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产品经理不同于开发人员,一天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跟人打交道,所以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必须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做事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对事情有着明确的规划;将自己所想的东西有效传达给相关人员……而这些是专业知识所不具备的,大学之中只能通过各种活动来磨练这种能力,所以如果在简历中能够有着较为丰富的活动经历,是一个不错的加分项!
除了上述的基本素质之外,一些专业的技能也是必不可少,首先产品经理要熟知整个的开发流程,虽然不用深究技术实现(知道更好),但是开发过程中都有哪些阶段,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遇到问题该怎么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无法去感受与提高的,所以项目经验对于想从事产品经理的同学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产品经理除了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还有一个主要工作是产出各种文档,如何写一份规范、简洁、有效的文档,也是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笔者记得在大学开发项目的时候,都是软件/网站开发完之后才会去草草的编写文档,应付了事,但是在接触了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之后,才真正意识到,绝大部分的正式的开发都是建立在完整的文档基础之上,初期的文档直接决定着后期产品的具体实现,而不是那种本末倒置的关系!
在编写各式各样的文档、原型的过程中,熟练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原型设计工具、思维导图工具、流程图工具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再往下面进展,就是一些产品思维的发掘,对于整个行业事态的分析与把握,这些东西真的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不能急!
产品经理参考资料
下面提供一些有关产品的学习资料:
数据聚集地: 百度指数、阿里指数、微博指数、199it、易观数据、国家数据、企鹅智酷、友盟、比达数据、艾瑞咨询、IT橘子
产品人资料: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10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amsujie
行业分析: iDoNews专栏、虎嗅、MacTalk-池建强的随想录
行业资讯: 36氪、推酷、雷锋网
交互设计: 腾讯ISUX-社交用户设计体验、百度移动用户体验部、一淘UX团队、搜狐MUED
灵感启发: 参见“交互设计师”部分。
入门资料: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深入浅出”,“ Axure原型设计教程”
运营岗位介绍
如果说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功能时代”伴随着开发人员的崛起,“娱乐时代”标志着产品人员的兴起,那么“生活时代”则意味着运营时代的到来!因为随着软件种类的丰富,同一款功能的软件可能有多个,例如视频网站有爱奇艺、优酷、土豆等,团购有美团、大众点评、糯米等,电商有淘宝、京东、苏宁等,……这些同一种类的软件/网站,仅仅从功能上已经很难区分,因为自己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即便别人想不到,别人也能拿来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软件打开之后,会发现无论排版布局,还是功能点都高度的相似,如果有一天把软件的名称抹去,甚至是根本无法分辨。
所以当下如何有效的吸引用户,已经不仅仅是靠软件的功能,而是靠软件所提供的内容与服务!例如去哪儿比携程提供了更多的旅游规划,省钱方案,所以去哪儿在年轻人群众比较受欢迎!但携程的机票、酒店服务更加完善,所以携程在商务人士之间更加有市场!爱奇艺比别的视频网站提供了更多精彩的独家内容(自制的奇葩说系列、晓松奇谈等),所以能够在视频行业异军突起!双十一阿里体用了更加优惠的购物活动,所以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数百亿的交易额……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业界也渐渐有了一句口号:内容为王!更多的时候,产品经理也会直接参与策运营活动,关于运营,笔者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运营活动中一探究竟。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盛会,首先阿里先要制定一个目标,假设要突破1000亿的交易额,然后开始分析目标人群,最终发觉年轻人是购物的主力,其中女性对服装、化妆品感兴趣,男性对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于是分别针对这两类人群制定具体的方案,例如在消费者最感兴趣的商品中进行折扣较大的优惠活动,同时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质量把关,使得淘宝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这些消费者进行消费,紧接着就是活动的宣传与预热,例如提前一周的时间打广告,甚至在双十一前夕举办一场不亚于春晚的娱乐盛会,最后在双十一期间时刻分析活动的开张情况,活动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个总结,为明年的双十一活动提供参考!
其实运营也分为很多种,例如活动运营(双十一)、内容运营(文字、视频等原创内容)、数据运营(分析用户数据指定为具体的方案指定提供条件)……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个大学期间举办一次学生活动好像没有多少的区别(尤其是活动运营),事实上大学的活动举办确实就是一个小型的运营活动,多参加类似的活动,对于以后想从事运营工作的小伙伴是非常有帮助的!
面试准备
最后再提一些在面试产品或者运营的时候所需要主义的一些问题,在大公司招聘的时候,一般会分为群面与单面,群面一般考察求职者对于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在群面的过程中,一般是面试官给出一个议题,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一般会有以下几个角色:组织者/领导者、timer、记录者,总结陈述者。领导者除了做好自己的分析之外,在讨论与发言的时候,会起到一个组织协调的作用,例如发言的顺序;timer负责对于时间节点的把控,例如还有多少分钟结束,每位发言者有没有超时等;记录者负责整理大家的发言内容飞,并经过整合形成一个意见;总结陈述者一般会根据一个临时团队的讨论情况与最终的结论进行最后的陈述!剩下的就是普通的参与者,按照流程,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献言献策)!
其实这些角色无关好坏,关键要找到匹配自己特制的身份,根据自身的情况,笔者更倾向于做timer这个角色,下面笔者就站在timer这个角色上去进行分析总结:
简历要用别针别好;
注意细节,见到面试官的那一刻,面试开始;
自我介绍的时候主动的分发面试的试题与纸笔;
开始的两三分钟就得制定明确的规则(大家都能接受),并且按照这个规则严格的执行下去,否则会浪费时间;
毫不留情,不让别人说废话,有人破坏规则,那么就得及时的制止(大家说着说着就容易扯废话,及时的制止);
如果是25分钟群面的话,那么形成方案的时候只需要形成初步的方案,不需仔细讨论细节。如果是25分钟以上,则依时间的长短而定,最长的面试时间我经历过45分钟,这种情况可以将方案具体化。无论哪种情况,都要留出1到1分半的时间作为最后的缓冲时段。
30分钟的话(10个人一组)5分钟讲规则,2分钟自我介绍,15分钟讨论,5分钟总结,3分钟陈述;或者是2分钟讲规则,分配角色,20分钟讨论,5分钟总结(及做好每条论点与相应的论据),3分钟陈述。
单面的话,一般是专业能力的考核,如果东西是自己做的,一般来说,都没有多少问题,下面简单说一下单面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点:
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名字特点,性格,来自哪里,做过哪些职务等),
将面试官的问题进行细分,拓展,然后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引
善于抓住聊天的停顿间隙,主动与面试官聊自己的事情(有意无意的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引)
临走时注意细节,不能忘带东西,记得面试官是否要关门
可能会有小伙伴提问,为什么介绍了职业的各个方面,却很少提具体待遇的问题,笔者对此想说:谈钱多俗呀,但是互联网行业真心是个薪资比较高的行业~
最后期待大家都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祝愿大家一切顺利。
更多精彩,更关注公众号“奇点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