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宝黛两人初见,黛玉心中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宝玉口中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我想起的却是拜伦那句:“若我再见到你,隔着悠长的岁月,我该如何问候你,以眼泪,或是沉默?”
而这对尚不解愁滋味的小儿女,岁月的星河早已经将前尘埋却,于是他们便欢天喜地地牵着手过两小无猜的日子去了。
上次写到宝黛爱情的第一重:因果层面,今天写第二重。】
第二重:精神和情感层面:情感的拥抱和错位
1)一生一世一双人
被宝黛爱情感动过的人,很难不喜欢黛玉,她绝世姿容,对美的感应力又极强,《葬花吟》、《桃花行》把凄美意象的精魂发挥到极致,无人能出其右,她才思敏捷,听《山门》而谑《妆疯》,改“夜深“成“石凉”,妙语连珠……
第二十六回中说黛玉的本性是”难于人共,不肯多话”,其实是因为黛玉对美丑善恶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很高,一般人的才力不及,就像她在诗中说的“孤标傲世偕谁隐”,正因为知己难寻,才只能借诗抒情,“口角噙香对月吟”了。但这也是黛玉的一大弱点,我们在后文再说。
红楼梦问世以来,很多人分析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贾宝玉会选择黛玉而不是宝钗?毕竟钗黛两人,才学、品貌、家世相当,很难取舍。
这个问题真的不复杂。
就算抛开前世因果这个设定,从精神情感的角度分析,宝玉和黛玉的三观也是最符合的,而宝钗不是。
宝玉和黛玉都厌弃俗务,而喜欢沉浸于自我的精神家园,他们对于人性中的真、善、美的感知都很敏锐,而对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人、事、物采取的就是“逃避”和“排斥”的态度,比如宝玉说很多出了嫁的女人没有了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还厌恶饵名钓禄的“禄蠹”;黛玉比他更甚,“臭男人戴过的东西”不要,而且喜散不喜聚。其实,这绝非一种通达成熟的人生态度,但在这一点上,他们却极为意气相投。
宝玉一定会选黛玉的第二个原因是,两个人都是“情种”。
在第二回里,作者借冷子兴来了一段别致的“正邪两赋”说:“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
意思是说,这些灵秀之气,再加上那一丝半缕的乖僻邪谬之气,托生在公侯富贵家,就成了情痴情种。
两个情种相逢,自然是胜却人间无数。我们常说人生如戏,而爱情更是人生这场大戏中的重头戏,但是要演戏,自己是主角,另外一个配角,一定要和自己有相等分量的情感互动,你我彼此在意,彼此体贴,你为我吃醋伤心,我为你颠倒痴狂,这场戏才演得下去。
比如黛玉每一次为宝玉耍小性子,吃醋发怒,宝玉固然烦恼,但也在不知不觉间牵动挂碍,因为,这恰恰证明了自己在黛玉心中的重要性。
而黛玉每次吃醋生气之后,宝玉就做小伏低,软言相劝,这也恰恰证明了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位置。情感的互动如果不是因为外力的阻扰戛然而止,到最后一定会发展到情感的互剖。在第三十二回,宝玉对黛玉告白,还说:“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
情感上至真的水乳交融,才能成就爱情的魔力,正是因为宝黛两人都是以至真至纯之心对待对方,所以,情感上万般纠缠,受尽苦痛,还是难舍难离。
这两点是宝黛两人钟情于彼此的共同之处,成就了他们情感上的拥抱和融合,接下来要说的是两人情感上的错位,这也是世间大多数男女的最大矛盾。
2)、“情不情”和“情情“的错位
警幻情榜中对宝玉的判词是“情不情”,对黛玉的判词是“情情”,所谓“情情”,是指黛玉只体贴对她有情之人,对知己至爱一往情深;“情不情”则指宝玉不仅体贴对他有情之人,也体贴对他无情之人,比如龄官、鸳鸯,玉钏儿等等,只要是年轻纯洁的女孩儿,他都体贴,甚至远及无情但美丽之物,比如花、配饰等等。
这种矛盾具有普遍性,天下多数恋爱中的男女都会面临这种矛盾。多数男人即使恋爱结婚,他仍然会被美丽的女人所吸引,会心动,而多数女人在陷入爱河后,眼里心里就几乎只有爱人,其他异性都是背景。
爱情真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吗?非也,再回到《楞严经》里句话:“汝怜我色,我爱汝心。”男人大多始于被女人的容貌和身材打动,再进一步发展情感,女人大多始于被男人爱恋自己的心意打动,逐渐沉沦陷落,这就是“情不情”和“情情“的差异所在。
“情不情”始于“好色”,钟情天下所有灵秀之色,“情情“导致“嫉妒”,不允许爱人钟情其他异性,曹公借宝玉这个警幻口中的“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来演绎男人的“好色”之极,借黛玉这个极爱钻牛角尖极爱拈酸吃醋的女性,来演绎天下女性的”嫉妒”之极。
红楼梦里没有讨论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但是我们读懂了黛玉,就能得到答案。
但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爱情极致的两端。
3)、爱情极致的两端
有不少人经历过爱情来临时,与另一颗灵魂相知相融的震颤与激情,仿佛自己通过对方,与整个宇宙一起在呼吸,就像海明威所说:“当我爱你时,觉得地面都在移动。”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爱情的巨大破坏力,它可以导致嫉妒、争夺、阴谋甚至残杀,怎么解释爱情的这种两极性?
著名的保加利亚剧作家、小说家瓦西列夫曾经有著作叫做《情爱论》,作者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多个角度,去透视情爱的深层规律。他说:“真正的爱情仿佛是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迷离交错的小径上做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般的漫游,……非理性和理性经过相互渗透,可以说是酿成了一杯令人迷醉的爱情琼浆。”
人类的天性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让某个人倾心爱慕的对象,对方的容貌和品质往往在这个人眼里有可取之处,可能是真(真实不造作、理性的、冷静的),可能是善(善良的、体贴的、温柔的、可亲的、坚强的、宽容的),可能是美(年轻的、纯洁的、充满活力的、高雅的、娇艳的、英俊的、高大的),不外乎这三类,而这些品质也会唤起我们内心相应的那一部分,让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让我们拥有欣赏、欢乐、愉悦等种种情绪,但这些都不等同于爱情。
什么是被爱情这道闪电劈中之前的征兆?什么,是爱情存在的基础?
瓦西列夫说:“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和女子的性欲。”因为有了性欲的推动,相爱的双方会感受到一种自我难以控制的激情,就像斯蒂芬�茨威格说的:“即便是爱情中最纯洁的、狂热的崇拜,也不自觉地力求占有肉体,力求达到这种最紧密融合的自然标志。”
柏拉图对爱情的这种两极性是这么比喻的: “埃罗斯(古希腊神话里的爱神)有两个,一个是凡俗的埃罗斯,他追求感官的享乐,受到小人的喜爱,另一个是天上的埃罗斯,他追求灵性的自由,摆脱了情欲的主宰。”
爱情的一端连接着天堂,连接着善,它服从于灵知,服从于我们的上半身。所以恋爱中的人往往会激发出自身品质最优秀、最高尚的一部分,感觉全身有用不完的活力,他们不仅愿意为对方奉献,甚至爱屋及乌,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也更加积极美好。
但爱情的另一端却连接着地狱,连接着恶,它服从于兽性,服从我们的下半身,爱情里对于淫欲的过度放纵不仅会消耗身体的元气,导致身体的衰败,还会让人的性格变得更加敏感、易怒、脆弱,不仅是红楼梦,中国的医书里有太多关于纵欲造成损身败命的记载。
红楼梦里还有不少关于“淫祸”的演绎,比如已经删掉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比如第十六回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再比如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如果说其他情节还只是淡淡带过,此回是正写“淫祸”,有极深的寓意,它详细地叙述了贾天祥如何在淫欲的牵引下一步步走向死亡,还借用了佛法里的“白骨观“,来劝诫和贾瑞一样陷于淫欲的人怎么自拔。
至于爱情里另一道通往地狱之门,就是占有欲,因为有了占有欲,才渴望将自己所欣赏、所倾慕的人和物占为己有,生怕别人分享,因为有了占有欲,当这种欲望被阻挡时,就会产生失落和愤怒,产生极其强大的破坏力,这就是黛玉性格中“尖酸刻薄、多疑、爱吃醋、使小性儿”这些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正因为黛玉此生就是为宝玉而来,在爱情上倾尽心力,患得患失,此生必以宝玉为依归,担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所以才爱吃醋,爱使小性儿,多疑敏感,爱刻薄人,所以才“情深不寿”,她的这些缺点,是用情至深的必然结果,是陷于占有欲牢笼中的必然结果。
红楼梦就是要让大家看到,陷入了占有欲的纠缠,即使是本来谪仙一样的人物,也会变得多疑、敏感、心胸狭隘,乃至于让生命走向衰落。
所以,黛玉可怜可爱,却不可敬,更不可模仿,所谓爱情中那些吃醋和吵闹,并不是起于爱情中“善”的那一部分,而恰恰相反,始于“恶”的那一部分,始于占有欲。我们曾经把这些当成所有爱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并不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可能只选择爱情中美好的那一部分,减轻甚至摆脱占有欲带来的折磨呢?有可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