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代,马斯克先是在加拿大的女王大学读书,在大学期间他就获得了一个在金融界实习的机会,加入一家银行的战略规划团队。
不过,马斯克的实习经历并不开心,他觉得自己无法适应银行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
马斯克身边有同学转学去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马斯克索性也转了过去。
作为常春藤盟校,当年的宾大学子面前有两条光明大道:
一条是去华尔金做金融,一条是去硅谷搞科技。
马斯克对于金融实在没有兴趣,于是他在硅谷寻找实习机会。
大三暑假,马斯克在硅谷同时做两份工作。
白天,他在一个研究所工作,研究课题是“超级电容器”,一种能够为电动汽车和太空武器提供能量的装置。
晚上,马斯克在一家游戏公司上班,帮他们解决程序中的难题。
当时因为计算机的兴起,硅谷的工程师们更喜欢研究软件而不是硬件。
在他们看来,编程比焊电路板要高级。
但是马斯克不同,他既喜欢硬件,也喜欢软件。
你从他这两份实习工作就能看出来,他既可以做编程工作,也喜欢操弄真实的元器件。
两份工作都让他感觉快乐。
游戏公司的工作让马斯克发现了自己做游戏的天赋,不过他对做游戏没有那么多热情,这段经历倒是让他成为一个狂热的游戏玩家。
白天在研究所的工作,最终没有实现太多突破,不过这份1994年的实习经历,倒是在马斯克心中种下了研究电动汽车的种子。
如果按照马斯克当年对自己做的规划,他会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完本科,然后申请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生,继续研究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超级电容器。
不过,当他在硅谷看到一个创业机会之后,就毅然决然下海,从此成为一名创业者。
虽然在宾大读书、在硅谷实习的经历加起来只有一年,但是这一年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马斯克一直不太认同自己是个商人,他觉得自己骨子里一直是个工程师。
比如2021年9月,在SpaceX公司的会议室里,马斯克说:“我最喜欢干的就是这个,跟一流的工程师一起搞迭代升级!”
“我整个大脑都兴奋了起来,就像欢度国庆节的时候一样兴奋!”
马斯克和工程师们对着火箭设计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不是要把这部分的重量减下来,就是要把那部分的成本压下去。
马斯克的思路也非常工程师,比如他提出把火箭发动机的一部分零件换成不锈钢的,一些同事不同意,在那里据理力争,马斯克听完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是他说,咱们与其分析几个月,还不如试一下,大不了失败再换回来。
“快速试制,就能快速验证出行不行,然后就可以快速修复这个问题。”
最终他到底是成功地将大部分零部件都换成了不锈钢材料。
在SpaceX的生产工厂里,马斯克看到一个机械臂速度很慢,感觉拖慢了生产效率。
他就把技术员找来,技术员告诉他,机械臂的厂家就是这么设置的,马斯克干脆直接重新写了一段代码,调整了机械臂的速度。
马斯克在管理公司时,也往往因为他的工程师思维,显得和其他老板不太一样。
在收购推特之前,马斯克和推特高管一起开了个会,马斯克问了一连串问题。
比如推特高管说他们估计虚假账户占用户总数的5%左右。
马斯克立马就问,你们是怎么确定数量的,有没有更具体的数字?
其他的问题还有,他们的软件工程师平均每天写多少行代码?
他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团队有200名软件工程师,为什么推特有2500名?
推特每年在服务器上花费10亿美元,那占用这些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最多的功能是什么?
这些功能是如何排序的?
高管们答不上来,马斯克就很愤怒。
推特高管们觉得,马斯克就是来挑刺的,大概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收购压价。
实际上,在特斯拉和SpaceX,这就是马斯克管理公司的方式,他无法容忍这种不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