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艺术,争议无处不在。
史学家表示,艺术家常常屈服于命运与权威,不存在没有市场的艺术;传统主义者总说,现代艺术是对传统美学形式的亵渎,是对艺术史的背弃;更多人则会说:我根本不懂艺术,我只知道那幅画挺好看的。
作为艺术创作的局外人,我突然想到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曾发表过的观点,那些因追求“好看”而促成的结果:
“现代的复制手段摧毁了艺术的权威性,使艺术成为昙花一现的、有形无实的、唾手可得的、没有价值的物象。”
后果是否那么严重我无从验证,但难以否认,当代多媒体的使用为艺术影像的呈现提供了无数可能性。很多时候艺术影像已经同语言等工具没有区别,化为生活主流的一部分。无论艺术衍生品还是原作复刻品,无论是家里的墙上、手机壳、明信片、甚至是服饰鞋包上……你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在这个时候,仍有那么一批”固执“地坚守着把原创艺术视若神明的人,和一批不断涌现的“有艺术修养的少数人”,他们正在逐步地把真正的“艺术品”搬入自己家中。
中产阶级登上了时代的舞台,成了这波消费的主力军。
1.两位画廊从业者的自白:艺术市场现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花重金购买原创艺术品?
带着这个疑问,我采访了两位艺术相关从业者,听了听她们的看法。
在上海市中心花园饭店草坪上一间别墅洋房里,身为艺术品专员的Natalia游走于欧洲现实主义名家经典著作前,体会着枫丹白露的神秘与静谧,沉浸在跨越时空的欧式古典生活中。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她很享受这份工作:
“我工作的画廊——Classic·简西方油画沙龙,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艺术服务于生活,艺术品最终是走入家庭的。
画廊里有多幅18、19世纪欧洲巴比松画派名家的真迹,例如库尔贝和柯罗,作为中国首家西方经典油画品牌,最先引入欧洲经典油画,也首创了国际艺术会所的模式。”
问及她对艺术品市场的看法,她有颇为积极的理解,认为它与个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
“艺术市场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古典油画有一部分稳固的消费圈层,他们年龄偏大,欣赏沉淀过后经典的美;当代艺术作品则越来越受新兴中产阶级欢迎,他们在互联网带来的丰富信息与中西文化的交流的背景下成长,形成了对线条结构颜色的偏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
她这种乐观并非盲目,因为她同时也说到:
“艺术品这东西,一旦你习惯了好的,次的就入不了眼了。中国真正理解西方油画的人其实并不多,幸运的是,新兴中产阶级有着更多元的文化包容性及文化探索热情。”
而曾在苏州某私人画廊里工作过的Amber,看法却和Natalia有所不同。
Amber也是个艺术爱好者,尤其热爱文学与戏剧。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反映了她极度的精神洁癖——艺术品不代表艺术,它更像是一种奢侈品,代表主人的品味和身份。
在做馆长助理的那段时间,她对当代商业与艺术之间暧昧关系的失望达到了顶峰:
“商业艺术圈是一个非常妙的小圈子,可能你根本没听说过的一个人,他的一幅画就要上万。但是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互相认识,我觉得有点自卖自夸的成分。
我也参加过一些艺术家们的聚会,彼此逢迎的成份很多,却没什么真正的艺术交流。那种社交对我而言是慢性自杀。”
问及目前艺术消费的现状,尽管她对受众审美趋势的变化有所了解,可她仍认为那大部分情况下是资金充裕人群的消遣:
“我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对艺术品的消费目前还在起步阶段,未来短期内需求还会上升。我们缺乏像欧洲一样系统的艺术教育,大多数人不论阶级,成年后都觉得艺术与自己相距遥远。因此你会看到很多中国人是实用主义的。
但是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实用够用了,就会开始填补一些精神的空虚,所以购买‘艺术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艺术消费这件事本身我不排斥。但艺术品起码要有被公众认可的价值。既然要商业化运作,就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公认的画技、创造力,才是商品的价值所在,这不是随便哪个青年艺术家都能做到的。”
2.画作的前世今生:艺术品还是商品?
多数人眼中,艺术是一件“高高在上”的神圣事物,是可望不可即的。而艺术商业化就像一把刀子,静静摆在那儿。凑太近了看,一不留神儿就刺痛你的神经。
Natalia提到,她们的画廊对艺术品的选择非常严格,大部分收藏作品来自欧洲,由他们自己的专家团队严格筛选;对签约艺术家的水平要求也很高,画廊经营了十多年,目前仅有两位签约艺术家,分别来自西班牙和比利时。
他们不会过分干预艺术家的创作内容,且两位艺术家都年龄不小,已经度过了受社会影响较大的时期,作品都风格鲜明、发挥稳定,很大程度上保留住了艺术品的个人特性。
不过她也点出,由于价格的高昂,在这类艺术品的消费群体中,中产阶级并不多,多是乐衷于收藏和投资的高端人群。
而Amber所在的画廊显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为了更多面向中产阶级的用户,他们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与数百位青年艺术家签约,作品价格波动也较大,从几千到几十万人民币的都有,消费群体更广。
但两位画廊从业者一致同意的是:当代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很多,好的作品却真不多。
因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绝不仅限于绘画技法上,更应该体现出艺术家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应该可被观者感知,应该带来思考。
可目前成为“艺术家”的几个“必要因素”已经是大众心照不宣的事了:被外界认可的艺术机构的文凭,作品参加过的展览够多,画也确实画的还不错……如果你全具备,好,你可以说自己是个艺术家了。
后果自然是艺术市场的良莠不齐,和一系列所谓“艺术家”的虚名。
并不是说艺术家好与不好,而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辨别作品价值来衡量艺术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并不是件易事。
这突然让我想到另一种艺术品售卖形式——艺术品商店。目前国内有个典型的代表:艺术家方块。
它最初源自法国,目前在上海设立了分店。它和798的艺术品商店类似,店里的画都是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但会更多地与艺术家交流作品主题、风格等,从而顺应市场需求。
虽然基本都按尺幅售卖,但798的艺术品仍具有明显的分级,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价位相差甚大,艺术家之间仍有区分;而上海的艺术家方块则更高度商业化,完全按照商品价值卖画,被称为艺术品营销模式的革命。
按商品价值售卖,就意味着不论作品出自谁之手,只要是同样尺幅的画,全部统一售价。弱化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把艺术品以传统商品形式售卖。
但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否认那些同样价格的画中某个画家未来会成名,对于真心欣赏作品的收藏者和看到艺术品潜在价值的投资者来说,那些画儿仍然是具有艺术价值的。
到底是商品还是艺术品,有绝对的答案吗?
3.艺术家的艺术品:中产阶级到底要什么?
即便是离经叛道的卡拉瓦乔也不得不顺应他的资助者红衣主教的意愿;米开朗基罗之所以成名迅速是因为他与教皇亲如发小、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时他是首要人选;莫奈能专心致力当时不被认可的印象派也需要感谢他上流社会的朋友巴齐耶慷慨解囊;波提切利能作出《春》、《维纳斯的诞生》这样的作品离不开美第奇家族的资助;英国拉斐尔前派之所以在短期内名噪一时与几位创立者显赫的家族身份不无关系……
最被世人了解的没有贵族身份、没有资助者、拒绝市场潮流的画家,应该是梵高了。而他却穷困潦倒了一辈子,绘画颜料都要从开画廊的弟弟那里讨来。
再看当年那些踌躇满志从美院毕业的年轻人现在都在干什么? 有多少人选择默默收敛光芒开起了画室,变成了“有钱有闲阶级”的美术老师?
成名确实需要某种契机(甚至是后门),这没什么可耻的。利用社交圈相互推荐、通过办展览寻求认可、甚至请人包装都无可厚非,都是凭借个人能力所做的努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家也是人,他们也需要保证自己物质上的充裕,才能确保更多的精神产出,这是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生活之道。
而一幅画作为艺术家的作品,一旦以实体的形式呈现给你,它就已经是艺术创作的衍生物、艺术的载体了,这恰是应了贡布里希的那句“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说白了就是,你可以说一幅画是件艺术品,但它早就不是艺术本身了。
传统意义上,艺术品是缺乏实用价值的,所以是那些有钱有闲有审美需求的人群的选择。
中产阶级去买画儿,一定是建立在物质供给平衡的基础上的。精神上的需求自然顺势增长,不少人对家中装饰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物质上的不匮乏,也带来了更开阔的眼界,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投资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也变得可能;近年来中产艺术审美有提高,更加独特化个性化也是事实。
艺术品消费渐渐中产化,虽然仍未普及,但越来越多中产习惯了有艺术品的生活成为一种趋势,就像Amber画廊老板的老婆曾和她说的:“这个东西(艺术品)也不是非有不可,但是你看习惯了,就还是觉得有比较好。”
至于你买的是商品还是艺术品,取决于它对你而言的价值与地位。
你可以喜欢传统的细腻与复杂技法,我可以喜欢现代主义作品背后的哲学观宇宙观;你可以流连名家作品的岁月沉淀,我可以追求当代作品的创新力;你可以买来炫耀,我可以买来欣赏;你可以把闲钱用来买画儿,我也可以用这笔钱来买鞋子包包环游世界……
想起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表达观点太累了,静默多难得。见仁见智的问题,别太较真。
说到底,画廊里的画可能既不是商品也不是艺术品,他们更像是一张张装点门庭的彩票。这种复杂的社会性异化,用品味、情怀得体地包装着原始、野蛮的赌徒心理,开启一场又一场新的狂欢。
文/Sarah@大观家庭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出品方:大观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