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属于真菌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起到助消化和化痰理气的作用。
每年春天三四月份,阴坡的山林里积雪慢慢融化后,在厚厚的落叶下就有可能长出那迷人的羊肚菌。
长羊肚菌的地方相对固定,去年长过的地方今天也会有。
雪化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去找羊肚菌了。很神奇的是,专门去找一般找不到几个。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干其他活的时候,顺便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了。
记忆中,我知道的有两处地方,每年都会想出来。一处是村里阴坡的树林里,另一处是我们上学路上经过的树林中。
其他地方也偶尔会发现,但我们不知道,知道的人会记下来,每年都去找。
上学路上经过的那片林子,有时候我们放学会去找,有时候也是逃学的活动之一。
记得有一次早上小雨,我们没去上学,在路边的窑洞生火避雨,到中午的时候雨停了,但不敢回家,要等到放学的时间才能回去。于是去那片山林找羊肚菌。
雨后天晴,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草丛和树枝上都是水珠,还没走到有羊肚菌的地方,裤子和鞋子都湿透了。
下过小雨后,羊肚菌长的很快,把枯叶顶的高高的。就算很高,枯树叶色的羊肚菌,如果不瞪大眼睛,也很难发现它们。
我们四个小朋友每人找到好几个,有的个头还不小。按常理这些羊肚菌可以换八九毛到一块左右的零钱,但我们不能暴露没上学的事实,于是在窑洞里的火堆上看着吃了。
羊肚菌大多数是水分,不能看烤久,看着上面冒气了就可以吃了,什么佐料都没有的羊肚菌,有一种特殊的菌菇香味。
冒着香气的菌菇在我们手上,有点舍不得吃,因为如果换一块钱的话,可以去学校的小卖部买几包小零食。
我们四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看看手中棍子上的羊肚菌,最后还是吃了起来,那种带着泥土腥味的香,是说不上来的感觉。
记得有一年,妈妈找了一兜羊肚菌,挂在绳子上晒干后,拿到集市上卖了近一百块,然后回来的时候,给我们买了新的铅笔盒和自动笔。拿到铅笔盒的时候,我们兄弟三开心了好几个礼拜。
随着年龄的增加,故土家乡的远离,羊肚菌变成了童年的故事,深深刻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