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琴海》高晓江
最初认识高晓江,因为他是高晓松的妹妹,偶尔会在高晓松的节目里听他提起自己的妹妹,那位告诉他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知识分子妈妈,用自己的才学、智慧培养了两个自由且骄傲的灵魂。小时候常常羡慕别人有哥哥的爱护,但偶然一次看晓江的文章,才发觉有一个太聪明太有才华的哥哥,对妹妹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看晓江的故事,会爱上这个热情、专业、头脑清晰、甚至略带一点野性的姑娘,那个和男人一样在工地上建机场的女汉子、那个和老公横穿非洲沙漠的德国小媳妇、那个在清华园池塘边静静缅怀外祖父的女孩子,多面且真实的晓江,让人倾慕。书本里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在非洲沙漠里的故事,但我更喜欢那个在工地上的晓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在和工地上的木匠、瓦匠、电工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那个愈发坚毅的晓江,那个年过40带着两个孩子辗转于德国小镇和帝都北京继续读博的潇洒女子。
《有点意思》李思思
无论从哪方面看,30岁前的李思思无疑是人生赢家——北大毕业、少年成名、五届春晚、恋爱结婚、俩娃的妈妈,在什么的年纪就做那个年纪该干的事儿,这样的人设堪称完美。认识李思思是很早事儿,那时她还在吉林卫视主持唱片街,后来看她参加挑战主持人、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那个冷峻骄傲的北大才女,让很多人羡慕。大学时,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李思思的自传《未名湖畔的玫瑰》,书名和人一样美,那本书里的她语言不似今日般成熟、简练,但透着一股青春的真实。而今天这本《有点意思》,言语间看到的是内心的坦荡,让你知道一个人的家庭、美貌、才华都是资本,都可以物尽其用,但骨子里的坚持和跟自己较劲的倔劲才是支撑她一路走来的护身符。现在,我喜欢看思思在微博上分享她跟元宝的种种,温暖贴心,一个无论之前怎样骄傲的女子在有了孩子之后也会变得温润起来。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赵星
这本书对我而言还是热乎的,上周末刚刚看完,尝试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是每天早晚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看好的,也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的。喜欢赵星的故事、喜欢她讲故事的方式、更喜欢她故事中那些努力生活的人们,那些和我们一样曾经迷茫、曾经跌倒在路上,但仍愿意张开翅膀拥抱生活的人。请你一定要相信,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你坚持下去了,就会成为你的资本。而坚持又谈何容易呢?但还好我们都还年轻,年轻就充满希望,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只要我们不荒废我们的青春,未来就向我们敞开无限的可能。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王潇
2013年6月大学毕业,从大西北搭车旅行归来,没有立刻回东北,带着满脑子狂野的想法,准备去灵隐寺参加禅修班,但种种事与愿违后,辗转河北小住。把手头的书和笔记本电脑中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整日百无聊赖地在网上闲逛,偶然看到一篇名为《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的文章,对一个还没有踏入过社会、还不理解金钱的价值、没谈过恋爱、不懂得做面膜的女孩来说,这篇没有故事情节,只有条目式冷静、理性讲述成长经验的“干货”简直就是盏亮在不远处的指路明灯。因为这一片文章后来关注王潇,关注她出的每一本书,每一本都是一颗强心剂,让人知道在残酷的现实中成长、成熟、活到淋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好书好故事总能激励人心,要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鸡汤,它里面的价值观才是干货。让我们读书写作,举杯共饮,为得到的珍惜,为失去的纪念,为梦想、勇气和担当,为从无到有的一切。
《岛上书店》加布瑞艾拉·泽文
坚定乐观的图书推销经员阿米莉亚,岛上书店老板A.J费克里,一个大龄未嫁、一个丧妻不久,他们看似孤独,但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清晰地知晓自己并不孤独,书籍让他们独立但不孤单,因为每一个读书人都相信“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看看这本书吧,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为那些坚持读书的人喝彩、为那些坚持读纸质书的人点赞,也许在大家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世俗生活中时,你会觉得孤立无援,但请相信这世上还有很多和你一样在读书的世界坚守并愿意捍卫读书人尊严的人。请相信,如果真的有天堂,相信它是书店的样子。最后想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今天的书单,或多或少都有加入自己的故事,希望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想到我讲述的那些小情节,那些阅读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