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红利时代,谁的人脉更多,谁的社交圈更广,谁懂的经营社交圈,谁就能掌控商业的先机。未来的一切都离不开社交,现在网络上的红人都从社交圈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我们很多人,都不是真正的在社交,只是无谓的在蹉跎光阴,淹没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关系中无法自拔。我们漫无目的的去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我们不停的和不同的人聚会沟通,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去结交圈内的大咖人物,可最终获得了什么呢?时间被挥霍了,精力被消耗了,自己其实一无所获,别人也对你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其实我们很多人是陷入了社交的误区当中,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无效社交。在李小墨的《请停止无效社交》这本书中,为我们列出了四种无效社交的方式,并且总结了如何建立社交圈,如何在社交中进行良好沟通的相关方法和技巧。
无效社交有以下几种代表模式:
1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在朋友圈里躺着很多人,每天还想着要去加很多人,可是很多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加的,从来没有说过话,不知道人家是作什么的,别人对你也没什么印象。这样的关系人数再多也是无效的,双方只能是无感的陌生人而已。
2交浅言深
有些时候我们和其他人刚刚认识,就有人打听你的私人问题,随便评价你的个人立场问题等等,好像和你和熟络,但这正中了交浅言深的坑,这只会让人很反感。
3雄辩者
生活中总有些人自以为是,在谈话中总是想让你认同他的观点,向辩论赛一样容不得你说话,让你感到压抑窒息,让你不想和他说话。当一个人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的时候,他说话的目的就不再是沟通,而是战胜别人。没有人喜欢被质疑和反驳,没有人喜欢被逼着认输。如果在社交中你是这样的雄辩者,你不会从社交中获得新的有意的东西。
什么叫交流,是双向沟通,是思想互通有无。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我们就有了2种思想。而不是只能听你一个人的思想。想要获得更多,我们就要在谈话中清晰坚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用攻击和防卫。
4无差别对待
想维护人脉,但是对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特别是朋友圈的群发消息,让别人感受不到你的诚意,好似一个冰冷的机器人,这样的社交维护方式显然不可取。
实现有效社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共赢思维处理人际关系
社交的本质是互惠。包括利益的互惠和共情互惠。如果你只想从别人身上获得利益,只想别人采纳你的思维,这样的社交是不长久的。社交关系应该处在一个平等的原则上的,你想从别人身上获得东西,那你也要有可以给予别人的东西。
所以想要有平等社交,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也是非常关键的。不然你想结交大咖作为你的朋友,可是能力不对等,你只想索取他人的经验方法,你总去麻烦别人,终究是遭人厌烦的,别人是有权利对你说不的。而且当你能力足够有了个人品牌之后,你不需要主动去找朋友,同频的大咖会主动来找你,这样的朋友也都是质量非常高的。这是社交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
2、社交与目标结合
有效社交者制定目标时,除了制定自我学习和提升的部分以外,还包括去和那些志同道合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人建立联系。也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去往哪里,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怎么指望通过社交,人脉来帮助你呢?80%的人脉掌握在20%的人手里,你有了目标,就该知道如何找到这20%的枢纽式人物,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找很多人,没有质量的都是无效的社交。
3、找到不同的社交理由
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你需要一个理由,每个人的理由不同,这样也避免了无差别化的对待方式。我们想和对方快速建立互利关系,我们需要三个要素:初次见面的理由,建立联系的理由,持续联系的理由。缺少理由,我为什么要和你沟通?缺少理由,没有第二次的沟通,对方很容易将你遗忘;缺少理由,你和对方只能是萍水相逢,很难成为互惠互利的朋友。
4、掌控情绪,创造良好沟通氛围
沟通高手是可以掌控交谈局面的人,有双路处理功能,既注意谈话内容,有留心沟通中的情绪氛围。它们即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也留意他人的情绪状态。这就是高情商的表现。情绪失控的状态的沟通通常都是无效的,甚至根本是没有办法沟通的,只会演变成冲突。对自己说的话要自我监控,不贬低,不排斥,不攻击,不报复,不支配别人,好好说话,清晰而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别人说的话,要认真、尊重倾听他人的想法;当发现自己的谈话引发他人情绪的波动,要调整说话方式,让谈话氛围更轻松,这样的沟通才能更佳有效。
好的社交不是你认识多少人,也不是多少人认识你,而是有多少人认可你,愿意和你沟通成为朋友。
结识很厉害的人很简单,那就是成为很厉害的人。当你的能力、地位、资源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社交。所以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不论是专业能力也好,沟通能力也好,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提升自己的地位,你将获得更好的社交圈。一个越被认可的人,他的社交成本越低,所以我们可以不必在处心积虑的去扩大社交圈,向内看,修自己,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才是最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