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拆页:深度工作
2.1 R原文
摘自图书:《深度工作》
2.1.1 片段1:习惯化
习惯化
在《纽约时报》的同主题专栏中,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用更坦率的方式总结了这种现状:“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
这项策略提出如下的建议: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像前述的重要思想家一样严格内化的习惯。卡罗和达尔文这类伟大的思想家养成习惯并非为了特立独行,而是因为他们工作的成功依赖于不断进入深度状态的能力——如果不将大脑开发到极限就不可能获得普利策奖或是孕育出宏大的理论。他们的习惯使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使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进入深度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如果他们等待灵感降临之后再开始认真工作,成就很可能会大幅降低。
没有哪一种深度工作习惯是绝对正确的——一种习惯是否合适取决于个人,同时也取决于从事的项目类型。但是这里有一些所有高效习惯都应注意的普遍问题:
· 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你的习惯中需要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 场所可以是你正常办公的地方,只需把门关上,桌子清理干净(我有一位同事在处理有难度的问题时,习惯在办公室门把手上挂一个酒店式的“不要打扰”标签)。如果可能的话,找到一个专门用于深度工作的场所——比如,会议室或安静的图书馆—这样积极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如果你在开放式办公室工作,找一个深度工作处所就非常重要了)。不管你在何处工作,都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将这个过程保持为一个离散型的挑战,而非漫无尽头,无休无止。
·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你的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 比如,你可以约定不准使用任何网络,或设定每20分钟间隔产出的文字数量,以保持持续专注。 如果没有这种结构,你的头脑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需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工作深度是否足够。这些都是对意志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你的习惯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 比如,你可以设定以一杯上好的咖啡开始工作,或是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让你保持能量的食物,或是包含诸如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正如尼采所说:“只有散步中得到的想法才是有价值的”)。此类支持或许还包括环境因素,比如工作原材料整理得井并有条,使精力耗费降到最低(如我们在卡罗的例子中看到的一样)。要使你的成功最大化,就需要为自己进入深度的努力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种支持也需要系统化,这样你才不会浪费心理能量去理清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
这些问题将帮助你打磨自己的深度工作习惯。 但是要记住,找到自己的习惯需要实验尝试,因此要乐于去做。我向你保证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
深度工作是一件大事,不应草率了事。 在深度工作周围包裹复杂的(或许在外人看来很奇怪)习惯恰是对这种现实的接纳—要设定结构性,做出承诺,使大脑能够进入专注状态,这样你才能开始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片段用三个问题提问的方式,帮助你如何打磨自己深度工作的习惯。
Why:大脑潜能是无限的,是可以被开发的,大脑如何最快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并维持较长的深度工作时间,是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大成就的关键因素。在高效的工作的时间内,大脑不停的高速运转,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小事切割的七零八乱,导致工作效率很低,如何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How:深度工作习惯三问法:
1.在何处工作,工作多长时间?,比如:指定一个特定场所专用于深度工作,并规定时间段,让提示显而易见,进入这个空间,就能迅速进入状态。
2.工作开始之后,如何继续工作?比如:有自己固定的工作模式和结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再做什么,具体怎么做,无需再多想,直接就可以高效工作。
3.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利用外部环境刺激大脑,支持大脑持续高速运转。比如,赌神每次开挂时,都会吃巧克力。
Where:适用于不能第一时间进入学习、工作状态,或者学习,工作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容易被其他事情打扰,效率差的状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每天晚上22:00-23:00,是我写微信公众号的时间。虽然每晚这个时间段内,都会坐在自己书桌旁,但是很多次都是苦于没有充足的素材和灵感,不得不去书上找素材,去网上关注新闻热点找灵感,找着找着就过了时间,很快就到了睡觉的时间,最后什么也没做成。
反思:用深度工作3问法,反问自己,找到问题所在。
1.在何处工作,工作多长时间?每晚在书桌旁用一个小时写我的微信公众号是我的深度工作状态。
2.工作开始后,如何继续工作?进入工作状态后,没有自己固定的工作模式和框架,工作的内容也是没有先后顺利和具体流程,时间都花在了找素材和灵感上面,没有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3.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支持大脑高速运转的附加条件,大脑没有收到刺激提示,不自觉地回到了原先普通工作的状态。可以提前整理好每日要发表内容的素材,放在书桌旁。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
阅读能拓宽人的视野,提高人的修养。阅读是个人成长,成功路上的必修课,但是很多人都面临读不下去,读着读着就玩手机的现状。那如何才能静下心来,注意力能全部集中到书本内容中,做到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呢?
目标:到4月2日止,用深度工作习惯的三问法,帮助自己一个月内做到至少7次深度阅读,深度思考。
行动:深度工作习惯三问法:
1.在何处阅读,阅读多长时间?因为家中一人,安静无人打扰,所以场所选在家的书桌旁,周末休息时间中任意两个小时专门用于阅读。
2.如何阅读?提前选好选段内容,阅读时运用RIA拆书便签法方法,根据原文片段,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结合自己的过去经验反思,再用目标和行动规划自己的未来。
3.如何支持阅读?把要阅读的选段内容的书和拆书笔记,提前准备好,整齐地放在书桌旁边,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拆为已用,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