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能去学?”
妈妈一见我就殷切切地问。
“高三了,这可耽搁不起了呀!”
她很焦虑。
其实孩子不是第一次不去学了。
初三时就一度不去,但后来去学了,还非常努力地学习,成绩也开始领先。只是非常遗憾,初三时离理想学校差了二分,找了人也进不去。
于是孩子就要到最差的学校。(孩子说,她多次表达抗议,但妈妈给孩子的志愿填报上,除了理想学校,就是最末流的,虽然她的分数是可以上其他学校的)
她坚决不同意,于是各种劳心劳力后,孩子去了一私立学校。
“那是我噩梦的开始……”孩子说时,泪流满面。在学校里她遭受了校园霸凌,最后以转学而告终。在另一所学校她也依然听不进课,又一次转学,高中三年,转学了三次。
“我现在觉得确实也有我的问题了,我怎么在哪里都呆不住,呆不好呢?我是真的学不进去,我头晕、难受,也听不进去呀……”
那一刻,我发觉我的心都是颤的,还有极大的无力无能感。但我清晰地知道,这是我感知到了孩子的感受,头晕、难受是身体真实的感觉,而不是孩子编造出来的不想学的借口。
当我说出来时,她流泪了。“你是否有时觉得自己很无能,什么也做不好?”孩子点头,“我经常想,我出门被车撞死就好了,还能给我们家赔点钱……”她说时,还故作轻松笑了笑。
我拉了孩子的手,“你这么难受的情况下,还想的是如何给家里做贡献……“孩子眼泪
哗”一下出来了。”我觉得我就是个累赘……我不想拖累他们……”
我的眼眶也湿了。孩子的状态并不好,有非常明显地轻生倾向。
“我有自杀过……”她拉开胳膊,上面的印痕触目惊心。
我们先沟通了关于不想活的原因,要不要活,如何活的话题。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
最后她看着我的眼睛“老师,我会活下去的……”
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
相比孩子要不要学,当下先要解决的是要不要活呀!
我也建议妈妈带孩子看医生,听医生的建议,如果必要,辅助以药物。
同时跟进做护航,包括妈妈都有需要支持和调整的地方!
孩子摆放出来的自己是非常弱小的,这样的她如何去面对高三的激烈竞争呢?
虽然她愿意活,但这个她当下还是无力的、弱小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早期创伤被激发的原因。
妈妈也哭了。
她那时候状态不好,1岁时就和孩子爸爸分开了,3岁前孩子被送到爷奶家、外婆家,而她当时是无力独自带孩子的。
所以您了解了?孩子为何会反复转学了?
孩子为何会觉得自己不配得、不值得爱、是个累赘了?
妈妈说,“以前我不知道呀,我希望她有出息,我也接受不了她中考失败……我一直以为她的自残是不想去学,逼我妥协的,还想着不能惯这毛病……我真是为她做了很多,哪次转学不花钱,不找人?我都是为了她好……我想让她上好大学,有份好工作,找个好爱人……我是没有关注她的想法……她说过很多次,我以前都听不进……“
这是一个自省的妈妈,她开始反思,开始想起种种过往,想起自己的崩溃,和面对孩子时的抓狂及口不择言。
父母是会用崩溃的状态锁上孩子的问题,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的。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催眠师,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是会给孩子负向催眠的。
这个孩子已经17岁了,她可以自己做辅导,重建自我,重塑自我,看向未来,活出自己。
同时这个妈妈也需要成长和疗愈,才能用自己成熟稳定的状态抱持孩子,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而不是只抓取孩子。
”我愿意改变……“妈妈很坚定!”我也知道我自己都是伤痕累累,以前是觉得孩子只要好,我就好,现在才知道,我好了,孩子才好……“
是的,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把你自己修炼好,孩子就没有问题了。
而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如何建立自我、认识自我、疗愈自我、活出自我,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与自己的关系,是这一生你必须面对的课题。
《与自己的关系》10月1-4号,洛阳开启。
这一次,我在洛阳讲授这个课。之前在太原、保定、廊坊、临沂都讲过,每次学员也都是好评连连。
因为经历过,所以更懂你。
因为穿越过,所以更能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