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理世界》杂志2005年第11期和《物流时代》杂志2005年第22期文章未经删订的版本
5月21日,商务部网发布的一则源于其“江西商务之窗”子网的消息——《广昌物流业“吞下”4万劳力》引起了本刊的关注。消息称,“人口只有23万人的广昌县,却有4万余人从事物流产业。如今,在[广昌]县物流协会的引领下,这支大军在上海、无锡、广州、深圳等20多个大中城市组建了4000多家物流公司,总资产达23亿元,不仅带富了一方百姓,而且为国家年创税4亿多元。”
8月上旬,本刊记者偶遇广昌县县长曾龙昌,再次听闻“广昌物流”之不同凡响,并应邀前往广昌考察……
10月上旬,本刊记者再赴广昌,继续对“广昌物流”现象进行调研……
“广昌物流”:是旗帜还是镜子
■本刊记者 陈致成[文]
提起广昌,中国40岁以上的人大约都知道,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属于“赣南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之一:
1934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九军团曾在广昌与国民党陈诚纵队激战18天,红军伤亡近5600人,史称“广昌战役”或“广昌保卫战”;
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主力和第五军团第34师曾在广昌境内高虎脑、驿前以北地区与国民党北路军九个师展开阵地防御战,红军伤亡2300余人,史称“高虎脑、驿前以北战斗”。
在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名单中,广昌县榜上有名。
一个革命老区、一个戴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地方,多数是“穷山恶水”吧,怎么可能在物流产业上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呢?
广昌并非“穷山恶水”
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部边境、赣南东北部、武夷山脉西麓。县治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道通闽广,郡属建昌”而得名,曾属赣州市,现属抚州市。境内四面环山,发源于驿前镇血木岭的旴江(亦称建昌江)贯穿南北(北流至南城万年桥,与发源于黎川县境内的黎滩河相汇为抚河,据说1958年以前曾可通航至鄱阳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下辖5镇6乡1场129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万人,盛产白莲、烟叶、泽泻、茶树菇,号称“中国白莲之乡”(据说每年都会种植八万多亩白莲),烟叶掩有“黑老虎”诨名,还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广昌在区位上具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联结长珠闽(处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产销半径”上)的显著特点,南昌-厦门一级公路、福建战备公路穿境而过,北京-福州高速公路擦肩而过(经邻县南城),北距南昌260公里,东南距厦门570公里,东距福建建宁45公里,东北距浙赣铁路、鹰厦铁路和皖赣铁路枢纽鹰潭200公里,西南距京九线赣州站220公里,南距赣州-龙岩铁路瑞金站140公里,公路和铁路(尤其是公路)交通堪称便利。据了解,目前广昌的公路总里程已达到697.7公里,其中国道73.6公里、省道57.1公里、县道229.4公里、乡道337.6公里。相对发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为汽车物流、货物运输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此外,[贵州]毕节-[福建]泉州高速公路(经广昌)、[山东]东营-香港高速公路(经广昌)、[南昌]向塘-[福建]莆田铁路(经邻县南城、南丰)也已在国家规划和建设中,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广昌的交通状况。
至于广昌的自然、生态条件,据记者所见,也绝非如外人想象的“山穷水恶”,而是相当优越,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与此同时,在记者看来,今日广昌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酒店业堪称昌盛,房地产业正方兴未艾,汽车租赁和维修业也小有发展;只是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信息化普及程度低、旅游资源尚待整合和进一步开发。
说到广昌之所以能在物流产业上折腾出今天这么大的动静,并且有志于折腾出更大的动静,广昌人总是强调广昌拥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但在记者看来,将广昌物流产业的发展归功于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却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分析,而寄望于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能使广昌进一步做大、做强物流产业更是不现实和靠不住的。因为所谓拥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显然只是相对而言,说到底,每方水土其实都可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
那么,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呢?
“广昌物流”起于“捞海”
在广昌县政府大门内,矗立着一尊象征红军和农民并肩战斗的革命烈士塑像,塑像底座的石碑上镌刻着毛那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的词: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面对塑像,遥想当年,记者不禁心潮起伏,联想到“广昌物流”现象,心里更是感慨不置:
75年前的1930年2月,毛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福建西入江西,由广昌西进吉安,以期使赣江两岸的红色根据地连成一片;而60年后,自动自发的广昌物流“大军”则以广昌为中心、呈扇形反向涌入长三角(东北)、珠三角(南)和福建(东),以期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广昌人最早三五成群地从事物流服务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据广昌县物流协会秘书长李纲华介绍,当时广昌有一批农村贩运能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货车司机和停职留薪的国家公务员,敏锐地抓住我国物流产业正在兴起的机遇,率先闯入最早对外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事物流、货物运输中介服务……他们就是“广昌人物流”的始作俑者,而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也为后来“广昌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这就是说,广昌之所以能在物流产业上大有作为,最初还是因为广昌“穷”……当然,这里的“穷”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就像说广昌是“国家级贫困县”一样,与山水好歹是无关的。
所谓“国家级贫困县”是什么概念?1994年国家确定的标准是,年人均收入低于1300元(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低于1500元),人均GDP低于2700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低于120元。
“穷则思变”。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广昌人选择的是物流产业。而他们之所以选择物流产业,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物流产业兴起之初,市场进入门槛低,只要有几个人、几辆车,租一个门脸、挂一块牌子就可以“开工”了。
当然,不用说第一批“捞海”者后来是活着回来了,不但活着,而且还活得挺自在。于是,就有了第二批、第三批“捞海”者,亲帮亲、邻帮邻,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镇,广昌物流“大军”由此如春江潮水般涌向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而“广昌人物流”也开始如星火燎原般发展,并最终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市场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如今在广昌,“做物流”几乎已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经济“运动”。李纲华说,现在广昌已形成一股“人人想做物流、人人争做物流”的风气,每年都会有400到500个新人加入这支浩浩荡荡的物流“大军”……单是号称“广昌物流第一乡”的尖峰乡目前就有3000多人在外从事物流服务,约占其总人口的1/6,而尖峰乡所属“广昌物流第一村”——东坪村更是有近六成的人口在外从事物流服务。中共尖峰乡党委书记黄科文打趣地说,“家里就剩下‘三八’、‘六一’了!”
从者十万,番号四千
大约从2005年8月开始,关于“广昌物流”的报道频繁出现在《江西日报》和《抚州日报》上,表明江西省和抚州市已开始推广“广昌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此同时,“广昌模式”的提法也开始在江西流传开来,甚至有以广昌为“中国物流第一县”者。
或者是介绍、汇报多了吧,又或者是本来就很重视宣传,记者所见的广昌县领导和广昌县物流协会领导谈起“广昌物流”已跟“念经”差不多……
“广昌物流”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呢?广昌县物流协会的总结是:早、多、广、快。
所谓“早”就是起步早。第一个吃螃蟹的据说是原广昌县粮食运输车队一位名叫黄林智的司机,于1986年因车队解体而被迫去闯上海滩,从货物运输中介服务做起,四年后即已拥有50多万元资产;
所谓“多”就是从业人员多、人员成分多。目前全县已有四万余人从事物流产业,占总人口的1/6强,加上吸收外来务工者近六万人,所以号称“十万大军”;从业人员中有官员有公务员、有“干部”有“群众”,有工人有农民,有失业者有待业者,也有大中专毕业生;
所谓“广”就是分布区域广、客户范围广。广昌人所属物流企业网点现已遍布全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外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城市;与汇源、格力、沃尔玛、松下等600多家中外企业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涉及轮船、汽车、化工、机械、家电、食品、日用品等众多行业;
所谓“快”就是发展快。目前广昌人所属物流企业已有4247家(其中在广昌县注册的有147家),拥有货车2000多辆,资产总额达到23亿元,年营业额突破300亿元(有四家企业年营业额上亿元,150多家企业年利润在200万元以上),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经记者考察,排除人为的宣传因素,广昌县物流协会关于“广昌物流”发展特点的总结大致上还是令人信服的,而广昌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广昌县物流协会也勉力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证的统计数字和列表。
不过,如果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那么优点的背后可能就是缺点了。
起步早意味着当时广昌人所从事的“物流服务”还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服务,甚至根本上就是货物运输中介服务。因为在中国,公认的现代物流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兴起的。还没出现的事情你怎么能说你已经做过了呢?
而从业人员多、人员成分多则进一步说明了广昌人所从事的“物流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物流产业”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这一点从广昌县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受过高等以上教育者仅占1.3%,98%只受过中等教育也可以得到佐证。
分布区域广、客户范围广也许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如果分布在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城市的网点并不属于一家或几家企业,如果600多家中外企业客户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客户甚至等同于散客(事实上恐怕也正是如此),那么这种分布区域广、客户范围广在市场营销上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而发展快又意味着可能还处在粗放式经营阶段,一味求数量、求规模,有小、散、弱和做得不扎实之虞。在总规模确定的条件下,企业数量越大就说明企业规模越小,这是不言而喻的。4247家企业,2000多辆货车,那岂不是一家企业还摊不到一辆货车?总营业额突破300亿元,这只能说明“广昌人物流”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而与“广昌物流”无关。据记者所知,所谓年营业额上亿元的四家企业,其实只有一家是广昌本土企业。
如此这般,记者认为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广昌人物流”确实已经颇具规模和实力,堪称“全国物流大县”,作为“全民创业”的一个案例和区域物流的一个缩影,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一种现象。但“广昌人物流”显然还不是“广昌物流”,所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目前提“广昌模式”似乎还为时过早。
谁在打造“广昌物流”?
关于“广昌物流”的成就,现有的两个关键数字都是2004年的:一是“为国家创税近4亿元”,二是“直接为[广昌]县财政创税1380万元”。其间,“广昌物流”与“广昌人物流”之间存在的差距体现得十分醒目。
2004年,“广昌物流”税收总值在广昌财政税收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22.4%。那么,2005年又怎样?广昌县政府方面希望这一比例得以保持并略有提高。但广昌本土最大的物流企业——江西莲乡物流公司一位子公司经理却对记者说,要保持这一比例“恐怕很难”。因为按照广昌县的政策,取得开票纳税人资格的新办物流企业可以享受三年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依法纳税的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纳税情况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而2005年则有一些广昌本土物流企业因不再能够享受这一优惠政策而“外逃”。
对于“广昌物流”的税收总值(还有总产值),广昌县政府方面不用说是非常在乎的。因为在过去的几年中,物流产业已成长为广昌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广昌物流”的总产值在广昌国民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4.1%。而鉴于目前“广昌人物流”已经拥有的规模和实力,从广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考虑出发,广昌县领导也不能不指望这一比例还有大幅提高的潜力。
其实,为了把物流产业发展为广昌的主要支柱产业,变“广昌人物流”为“广昌物流”,广昌县政府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甚至不惜“越俎代庖”,也算是费尽心力了。
除了税收外,广昌县政府方面对于物流产业的扶持还体现在征地、登记注册、信贷、收费等方面。比如在登记注册方面:为申办物流企业大开绿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降低门槛,允许“先上车后买票”;在信贷方面:引导银企合作,信用合作社和各商业银行均划出专门信贷额度用于发展物流产业;在收费方面:严禁向物流企业乱收费、乱摊帐、乱罚款、乱评比,全面清理面向货物运输车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罚款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同时还尽可能适当减免符合规定的收费。
2003年,广昌县政府先于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市场环境保障;2005年5月,广昌县政府又进一步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我县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为了加强对物流企业和行业的引导和管理,广昌县政府还于2003年3月组织成立了广昌县物流协会,由一位原政协广昌县主席出任会长,中共广昌县委统战部部长刘世昌、副部长李纲华分别担任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如此直接的“政府操控”和如此强大的领导阵容相信在国内的县级物流协会中还是不多见的。
为了增强“广昌物流”的市场竞争力,广昌县政府又大力支持汽车租赁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通过资源重组组建集团公司。广昌本土的两大物流企业——“莲乡”和“昌顺”就是这样造就的。
广昌县政府重点扶持的本土物流企业首推组建于2005年5月江西昌顺物流公司。在昌顺物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耀成的办公室里,李纲华向记者介绍说,曾耀成曾经是广昌县地方税务局局长。据李纲华说,在物流企业里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广昌县政府官员还远不止曾耀成一人。
每逢春节、清明等重大节假日(闯荡四方的物流“游子”大量返乡之际),广昌县政府都会召开物流人士座谈会,与各方物流人士共商“广昌物流”发展大计。据说每年的正月四日已成为广昌县法定的物流人士座谈日。
广昌县政府的倾力扶持和直接推动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于“广昌物流”做大做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另一方面也说明“广昌物流”的发展目前还基本上处在自发阶段,政府“恨铁不成钢”,企业各自有主张。本土物流企业的自觉意识固然相对欠缺,而外埠物流企业的“回归”之路也绝非坦途。
“广昌物流”“航空母舰”
广昌县政府方面对外宣称广昌本土有“莲乡”、“昌顺”、“鑫马通”三家大型物流集团公司,而事实上也确实有依托广昌本土龙头物流企业打造“广昌物流”“航空母舰”的计划。
在这里,记者最关心的是“莲乡”、“昌顺”、“鑫马通”的规模和实力。
“莲乡”前身为广昌物运汽车租赁公司,组建于1996年底,早期以货车租赁为主业,1999年开始向物流运输发展,2004年3月整合为集出租车与汽车租赁、货运、物流为一体的江西莲乡物流有限公司,始终是一家家族型企业,据说现有资产1.2亿元,年产值2亿元。不过,“莲乡”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却是作业方式传统、办公条件落后、内部管理较混乱,老板缺乏危机感,员工缺乏归宿感,企业缺乏生命力。
“昌顺”母体为江西昌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0年组建企业集团,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首批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原为家族型企业,以经营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传统食品为主,2005年5月以2000万元资本注册江西昌顺物流有限公司,据说现有资产1亿元,年产值1.6亿元。2005年10月在抚州市和广昌县政府支持下组建新型企业联合体——江西昌顺物流集团联盟,意欲形成集报关、仓储、装卸、运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贸工农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打造“广昌物流”“航空母舰”,已有58家广昌本土、外埠中小物流企业加盟。对于“昌顺”,记者的感觉是作业方式相对现代、办公条件比较先进、内部管理堪称整饬,老板志在四方,员工职业感较强,企业生命力旺盛。
“鑫马通”其实是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广昌人物流”集团公司,全称“广州鑫马通运物流有限公司”(据说现有资产1.6亿元,年产值2.7亿元)。据记者考察,在广昌本土注册的“江西鑫马通运物流有限公司”资本不过100万元而已,法定代表人即“鑫马通”法定代表人,办公场地只有一个租用门脸,办公条件简陋,充其量也只能算“鑫马通”的一家子公司,甚至根本就是一个办事处。在记者看来,这个“鑫马通”如果不只是广昌县政府要拿它充门面的话,就一定与广昌县政府变“广昌人物流”成“广昌物流”的战略有所关联。
广昌县物流协会标榜“广昌物流”已开始从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出现了一些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和信息管理为一体,环节齐全、功能强大的现代物流企业,但所列举的物流企业却不外乎上海利丰物流公司、上海成协物流配送公司、珠海九川物流集团公司等数家“广昌人物流”企业。可见,从现代物流的观点出发,广昌本土物流企业的发展至今仍然不免“初级”,乏善可陈。其间,对于信息管理的概念,即便是以传经布道为己任的广昌县物流协会领导也只是一知半解,更不要说让广昌本土物流企业搞明白了。
如何打造“广昌物流”“航空母舰”?据记者所知,广昌县政府方面的“思路”和“策略”无非是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政策环境、整合企业资源、构筑信息平台、加强行业自律、培养专业人才……说到底只是按部就班的老一套,而且,政府毕竟不可能完全超越市场规律去组建、经营和管理一个“广昌物流集团公司”,所以实效还是令人难以乐观。
目前,位于广昌城北、占地500亩的广昌物流园区已在规划建设中,据说建成后将集业务管理、信息流转、仓储、多式联运、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昌顺”和“珠海九川”已率先进驻。另据李纲华介绍,广昌物流中心也已规划在广昌城南……“广昌物流”的美好前景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然而,记者却感到心无所归。正如“莲乡”那位子公司经理所说,广昌无“货”可“运”,所以广昌人都在外埠“做物流”,即使是广昌本土物流企业,做的也都是外埠的生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昌要成为一个“对接长珠闽的物流枢纽”难道不是有点一厢情愿吗?而要凭借“广昌人物流”的力量打造“广昌物流”难道不是也可能落得一个“痴人说梦”吗?
效应可观,江山有待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尽管记者对广昌县政府方面打造“广昌物流”“航空母舰”的“思路”和“策略”不甚乐观,但“广昌人物流”和“广昌物流”所产生的效应却也是记者不可能视若无睹的。
据广昌县物流协会介绍,目前广昌全县已拥有2500多辆私家轿车,有300多户人家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国内中心城市拥有自己的住宅,县城商品房价格已突破1000元/平方米,物价指数明显高过邻县,猪肉、蔬菜价格甚至高过广州、上海。记者不止一次听不同的广昌人说,每年春节期间,广昌县城的各大酒店、宾馆都会住客爆满,以致无处停放私家轿车。
当记者被推荐前往昌厦公路旁的“广昌汽配城”(即广昌县汽车综合服务中心)拍照时,主人们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你要是早几天来就好了。国庆节前后那几天,这里里里外外都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货车……”不过,作为江西省公路运输的大动脉和对接长珠闽的重要物流通道,昌厦公路的繁忙景象还是给记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富了一方百姓”,缓解了广昌的就业问题、治安问题,带动了酒店业、餐饮业、汽车维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白莲、烟叶、泽泻、茶树菇等农副产品的外销,也带动了抚州市和江西省一些市县汽车货运业的发展。据说,邻县南丰、南城和赣州信丰、宜春高安等地的货车目前多数都在为广昌人装配货物。此外,截至2004年底,广昌人还在深圳、广州等地开设了各类旅馆、餐饮店1500多家。
说到“广昌人物流”和“广昌物流”的发展带动了抚州市和江西省一些市县汽车货运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宜春高安的汽车运输产业与“广昌人物流”和“广昌物流”也有一拼,号称拥有十万汽运“大军”,且在广昌之前即掩有“全国汽运大市”之名。所以,在江西,就高安与广昌究竟谁是物流产业“老大”还曾经有过一番争议。当然,现在已经摆平了,一个是“汽运大市”,一个是“物流大县”。
基于“广昌人物流”和“广昌物流”已经取得的成就,目前广昌县政府和广昌县物流协会正在为打造“中国物流第一县”品牌作出有意识的努力。这些努力除了依托广昌本土龙头物流企业打造“广昌物流”“航空母舰”,引导外埠“广昌人物流”企业回归广昌本土外,还包括在物流市场上塑造诚信的广昌人形象,引导物流企业由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等。对此,记者在考察中也是颇有感触的。
或者,广昌县领导本来就有志于做一件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记者又想到了广昌人对于广昌拥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强调,而“珠海九川”董事局主席吴国华却不这么看。他说,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广昌的交通并不便利。但也许,正是这种“不便利”导致了广昌人分外热衷于“跑运输”……
作为国内区域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的“广昌物流”还存在企业规模偏小、条块分割严重、物流渠道不畅、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功能不全、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企业亟待由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由货运中介服务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对此,广昌县领导并不是不知道;
目前的“广昌人物流”企业和“广昌物流”企业虽然堪称数量庞大,但却多为单兵作战,已形成规模化经营的企业总计不过20多家,既不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随着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越来越多地采取招标采购方式开展,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有的终年奔忙不休,但却因拿不到大单,只能赚一点小钱;有的甚至连肚子也吃不饱,运力长期闲置……对此,广昌县领导也不是不知道。
只是为了广昌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即使看似不可能实现,也要凭着信念、鼓足勇气搏一场!果真如此,那么广昌县领导的事业境界可就非同寻常了,而记者也该大跌眼镜了!
无论如何,记者真诚祝愿广昌县政府和广昌县物流协会最终如愿以偿,由衷希望广昌在广昌县领导和广昌籍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