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走心,让阅历丰盛
Day12《同理心的力量》158~168
六.非暴力沟通的请求:
在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提出的请求无效,而是我们依然是在指责的状态下提出请求,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指责状态,我们提出的就不是真正的请求,而是要求或者命令,因为我们只是希望对方的行为发生转变。改变他人有两条路径,由行为到行为的转变路径是要求,由行为到内心的需要、再到行为的转变路径是请求。请求走心,并从内心出发行动。请求分为不容易被接受的请求,容易被接受的请求。
1我们试图满足的需要
比如:你能否把窗户关一下,因为我特别在意所有人的健康,我怕大家会着凉.提出请求的时候告诉对方提出请求,试图满足自己什么样的需要
2开放的态度
3正面肯定的行为
4明确具体的行为
七:不容易被接受的请求
有时候我们提出的请求无效,因为他不容易被接受
比如负面的,否定的请求
模糊的请求
请求中包含比较
请求对方感觉的是某种感受,而不是具体的行为
八如何提出有效的请求?
我们要告知对方,我们希望对方改变,并不是对方做错了什么,或者是必须做什么,而是他这么做可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生命
之所以向他们提请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生俱来的慷慨,我们提请求就是要把内心的需要真正告诉对方,并且给他展现人性慷慨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敢提请求,就会丧失很多彼此贡献的机会
一个人没有机会,为他人的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和孩子的连接在比较高的水准,可以向孩子提出请求:我真的希望你的成绩再提升一点,考到班级前5名,这样的话你会为我和你爸爸的轻松和幸福作出巨大的贡献!所以不要羞于提请求
这样的礼物可以送给他人,也可以送给自己,可以请求别人,也可以请求自己,比如我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事来满足轻松爱和接纳的需要,当你满足自己内在的这些需要之后,你会发现跟对方的关系会变得更好
本章小结
暴力产生的根源是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归咎于对方的行为。而非暴力沟通的伟大之处在于让我们不断培养基于需要的意识,不断增加自我觉察,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回归内心,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需要,并和自己的生命需要建立深深的连接
每一次中三姿的都是鸡,我们机会看到生命长久以来未获满足的需要。当我们能够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空间去觉察,能够把自己需要的意识从内心深处建立起来,我们就会实现伟大而简单的改变,就是从指责和抱怨别人有什么问题转变到关注自己有什么需要
请求是满足需要的行为策略。真正从心而发的请求,才是有力量且有效的请求,我们向他人提出请求是给对方贡献自己力量的“礼物”如果对方说不,我们可以选择向自己,请求用自己的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回归自我关爱
我的感悟: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没有去自我觉察自己的需要,也就是把不愉快归咎于对方的行为,如果能够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回归内心找到自己的需要,那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改变
我们要提对方容易接受的请求,而不是命令和指责!不是简单的让对方改变行为,而是告诉对方,他的行为是在满足你的某种需要,让对方贡献他的力量。真正从心发出请求,如果请求得不到满足,也可以请求自己呀
我的下一步:下意识的刻意的去练习,在被刺激不愉快的时候觉察自己内心的需要,不着急反应。如果不愉快了,自己还出现指责抱怨的时候,及时让自己停下来。
或者告诉孩子,如果妈妈出现抱怨指责的情绪的时候,让他提醒我:按停止键啦!这个可以用一下,避免自己情绪泛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