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北京参加了志建老师的EPST情绪疗愈2天工作坊。期间,多次自由书写。刚开始,我是没有太多感觉的,就看着别人写我也不好意思不写。好吧,那就写吧。
巧的很,《故事的疗愈力量》最后一章就是自由书写这部分。“很多事情光想是没有用的,你会越想越乱,……,内外思绪,你得说出来,写出来,让它被曝光,被自己看见,它才会‘见光死’,不然你会一直钻牛角尖,心永远无法清安自在。”
是的,我现在深深地感觉到,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写出来,你可能永远无法走出来,可能会让你背一辈子,这是真的。
一位朋友说,明天要和先生女儿一起去度假,正愉快地收拾行李,收到妈妈的微信,第一条是说祝她玩的开心,紧接着第二条就是说身体的痛心里的痛,然后是几条语音,说爸爸又发疯了,和她吵架,甚至当着外人的面把她的衣服都撕坏了……她说:自己的心情可想而知。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这个妈妈给女儿太多负担,为什么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解决呢?
我试着回应她的这种无奈。一边是即将出行的好心情,一边是母亲的抱怨。两件如此巨大落差的事就摆在她面前,即使是母女之间,我猜,她可能想到了什么吧?
我之所以这样说,应该是感同身受吧。我记得母亲在世的时候,有一次跟她说,我又去哪里学习了。她为我高兴的同时,落寞地说了一句:唉,我这辈子都没去过这么多地方。
看,如果我不去书写,懒得回应,就不会想到这一层,也不会想到由于自己的无心可能给别人(即使是最亲的父母)带了了困惑。
我也更加体会到“边界”重要性,我曾经是边界非常不清楚的人,几乎从不会主动拒绝别人,这,同样让我很被动。所以,这次当我到达青岛北站的时候,当那个出口的工作人员要我出示火车票的时候,当他态度很糟糕的时候,我决定跟他讨论一下。尽管,最后我还是需要出示车票给他看,但这同样让他明白:姐,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我们古老的中国有好多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生生不息,很多话是很有道理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同样,是否也可以这样说――父母自有父母福?
边界,也许就是我从自由书写开始,才真正明白其中含义和重要性。边界,不仅存在我与外人之间,也存在我与父母、我与孩子、我与爱人、我与兄弟姐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