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读过一个故事,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考。
故事说的是在早年贵州省,有个熊孩子,叫周西成。他读书贪玩,学业废除,就去当了枚大头兵。然后他一步步,开始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1926年,竟然成了贵州省省长。
当时,贵州有两个特点,一是贪官凶,捞起来不要命,二是土匪猛,几百年来没人治得了。这个烂摊子,明白人都未必能摆平,来个大头兵,就更没指望了。大家就有点绝望。
果然,周西成一上任,就召集省县官吏,去城隍庙磕头。
城隍庙?磕头?对,城隍庙,磕头。
到了城隍庙,周西成就让省县官吏们,一个个上前,对着城隍庙宣誓,表态说坚决不贪污。第一个上前的,是独山县知县张五丰,他庄严地说:我向城隍爷发誓,如果敢贪污,就死于九子枪下。第二个上前的,是遵义县知县拓泽忠,他神圣地说:我向城隍爷发誓,如果我敢贪污,利箭穿耳,遍游州县示众。……每个人都宣誓罢,周西成将他们的誓言写在纸上,誓师大会就结束了。
没多久,独山县知县张五丰,贪污大洋100枚事发,周西成拿出他的誓言,找了支九子枪,吧勾,把个张五丰打死了。然后周西成拿张五丰的誓言纸,焚化在城隍爷面前,向城隍销案。接下来,遵义县知县拓泽忠,贪污300枚大洋事发,周西成拿出他的誓言纸。削了根竹箭,贯穿拓泽忠的左耳,披枷带锁,开始游遍全省八十一县。才刚刚游十九个县,拓泽忠就死得差不多了。周西成把他提溜回来,等救活后再说。这么两起事件下来,贵州的吏治焕然一新!官员其实不怕周西成,也不怕惩罚,但是他们害怕苍天有眼。自己说过的誓言应验,这种心理冲击,让他们魂飞魄散,从此洗心革面,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任性胡来。接下来,是治理几百年之久的匪患。
说到贵州匪患,那可是一桩悠久传统。早在大清道光朝,名臣胡林冀就在贵州治匪,最终也未能治得了。现在轮到周西成了。
周西成还是老办法,省县官吏集合,齐步走,去城隍庙宣誓。治匪也去城隍庙宣誓?这招管用吗?管用不管用,看看再说吧。
到了城隍庙,周西成让官吏们宣誓。然后他公布了一条政策:——以后境内,但凡百姓财物遭劫,损失先由辖区官吏掏腰包补偿,等案子破了,再行返还官吏的补垫。听到这个政策,官吏们全都惊呆了,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可是他们不敢抗议,周西成这厮是个没文化的大头兵,杀人不眨眼,跟他能说清楚道理吗?无奈何,大家打道回府。回去之后,贵州又发生了一桩奇事——几百年没人治得了的土匪,竟然全都消失了!土匪哪儿去了?还想不明白?周西成虽然没文化,可是他有见识。他太清楚不过的了,匪都是官养的,至不济也是官故意纵容的。如果没有匪,老百姓安居乐业,官吏们怎么能够混水捞钱?
现在说周西成,无疑是种清官情结,落伍太远了。但周西成治政,带给我们一个启迪——你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知道问题是什么。贪腐的问题,症在官吏,当然要治官治吏。匪患问题看似与官吏无关,其实症结还是在官吏。官吏掌控着所有的资源,如果他稍微用点心,何至于局势一坏如斯?
看了这个故事,我直觉应该能从中得到多种启示:比如,为什么有些班里会有感觉永远“治不了”的学生?周西成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大兵,都能治得了那么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一群知识分子还能解决不了这些小问题?周西成虽然没文化,但他足够聪明,知道跟那些官员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不如简单粗暴来得彻底。所以他的法子一针见血、一竿到底,够狠、够准。其实仔细分析也不难理解,不过就是制订好规则、然后严格按照规则执行。所以美国热血教师罗恩克拉克的五十五条班规会闻名世界。
然而,班规,许多班级都定了,为什么不中用?我猜测,还是执行的问题。不要小瞧那些小孩子,他们是很聪明的,不要小瞧他们犯的一个个小错误,只要我们每件事都不放过,他会去思考一下照规矩做事的,尽管全部达到需要一定的整顿时间,但只要挺过那段时间,规矩会帮我们做好一切事情,就像周西成所管理的贵州省一样,谁还敢事?规矩在那摆着呢!
现在明白了规矩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呢!周西成管理时,想枪毙枪毙,想游街游街,我们教师能做什么?打不敢打、骂不敢骂、说两句还怕碰巧了有学生生想不开,那是不是就没办法了?一定有。要想找到办法,就必须像周西成一样,明白在法律师德允许范围内他们怕什么。其实小孩子的心理嘛,还是喜欢奖励,怕在表彰的时候得不到,或者与家长联合一下,学生达到什么优秀程度时家长给予奖励。当然如果这个表彰定在期末,那么耗时太长,必须在学生将要犯还没犯的这个火候触动到他的心。我们班有一个最调皮的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让做题不做,老师说什么事喜欢与老师对着干。我在我们班实行奖章兑换制度,先发黑白奖章,10个可换红奖章,3个可换一张奖状。当有一天这个孩子终于攒满10个黑白奖章换了个红奖章后,他拿着奖章亲了一下。在忍不住发笑时,我体会到,其实最调皮的孩子也是喜欢奖励的,还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的。
再有,学生怕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地方让家长知道,怕在家表现不好的地方让学校知道,现在通讯技术如此发达,完全有很多办法可以“治”得了他们。
周西成的故事的确打动我心,我觉得应该还有启示我没想到,想到再行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