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过年回家,见到家里的亲戚们,最害怕被问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更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呀?”
如果我说“都喜欢”,亲戚们马上不满足地说:“不行,只能选一个!”
那时小小的我,只记得无论说喜欢谁,在谁家好,都会被没有提到的一方数落:“真是个小白眼狼!” “对你多好都没用,白疼了!”于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我,心里总是盛满了大大的委屈。
长大后,我才知道这种无聊问答仅仅只是初级考验,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着我,那就是 “我和你爸要离婚了,你打算跟谁过?!”虽然这只是他们吵架时的气话,却是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为此,每当他们吵架时向我抛出这个灵魂拷问,我都要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哭好几天,这种不良情绪往往要默默消化很久。
吵架时不要拉孩子下战场
更不要逼孩子当裁判
很多夫妻吵架时,总是动不动就提到“离婚”“分家”之类的字眼,还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吵,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经常如此,孩子会产生被遗弃感,内心总是充满恐惧与不安。
更有甚者,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就让孩子来评判:”你说,今天这事,究竟是爸爸的错还是妈妈的错?!”
这实际是给了孩子一个很难的选择,连父母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孩子来替父母做裁判,不管说谁对谁错,孩子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还有的父母为了在吵架时拉拢孩子的心,让孩子站在自己一方,更是早早就做了铺垫。
有一次,我在超市买东西时就看到过这样的迷惑行为。
一对父子正在挑选薯片,孩子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爸爸对他说:“你看还是爸爸好吧,你妈从来不让你吃薯片,还说是垃圾食品,咱不理她,下次你想吃啥告诉我,爸爸都给你买!”
孩子立刻抱着薯片亲了一口爸爸:“还是爸爸好,妈妈最坏了!”
爸爸更是一脸得意地问:“下次爸爸妈妈吵架时,你帮谁啊?”
孩子马上说:"帮爸爸!"
或许有些爸妈把这种拉拢当作促进与孩子亲密关系的方法,但在我看来,这是家庭中最糟糕的互动之一。
拉拢孩子当盟友
受伤害的不仅是夫妻更是孩子
把孩子拉拢成自己的“盟友”,将会让你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孩子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你对另一半的描述,有添油加醋的成分,这就削弱了你的可信度。
如果夫妻双方,互相说坏话,孩子会有一种“分裂感”。支持妈妈,就等于背叛了爸爸;赞同爸爸,就伤害了妈妈。此时,孩子会卡在你们中间,进退两难。当他有一天意识到,自己的痛苦、纠结,是因为你们的“地位争夺”,他一定会感到失望。
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一书,写过一段非常扎心的话,大意是:
“如果夫妻总把孩子夹在中间,当成桥梁,迟早会出问题。桥梁是被固定的,它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路。因为桥梁知道,如果它离开了,桥梁的两头就会变成两座孤岛。”
是啊,如果父母总是拉拢孩子,打压另一方,在这样不健康的三角关系里,孩子将无路可走,爸妈也会成为孤岛。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还是对夫妻关系的维护,都不建议父母拉拢孩子,打压孤立另一方,相反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有能力解决婚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永远都是爱孩子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陈小春和应采儿
“教科书式”吵架值得学习
熟悉陈小春和应采儿的人都知道,这两位是天生自带“暴脾气”的“冤家”,吵吵闹闹一直少不了,而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吵架,不仅没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反而越吵越恩爱。
为什么其它夫妻大吵大闹之后,会选择冷战甚至离婚,而陈小春和应采儿这种婚姻生活却让人羡慕不已,我想答案就在于,陈小春和应采儿懂得如何正确吵架。
他们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流动的,一件事吵过就翻篇了,恩爱继续。
陈小春透露,录制完第一期《爸爸去哪儿5》后,回家被应采儿大骂,“为什么那么凶?!”现场采访中,回忆起这一幕,“山鸡哥”说话都打磕绊了。
陈小春试图反驳,但应采儿一句话立刻噎得陈小春无言以对!
"因为我给你生了儿子,再怎么样,千错万错都是你的错。"
想起老婆怀孕带娃的种种艰辛,陈小春顿时无言以对。
陈小春的“低头”,实则建立在深爱、尊重、体恤老婆的基础上。这是在吵架吗?这是在变相秀恩爱啊!
其实,最值得佩服的一点是,即便他们经常吵架,陈小春也透露过,两人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吵过架。
划重点!从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其实男人所谓“怕老婆”、“妥协退让”,并不意味着谁在吵架中更强势,谁占了上风,而是谁更爱对方,谁更在意孩子的心态,谁更珍惜家庭和谐。
成年人的争吵不管谁赢了,输掉的都是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吵架就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两败俱伤,更是孩子眼中恐怖的画面。夫妻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但吵架时还是尽量避开孩子。
如果孩子看到了,就不要刻意隐瞒,自然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声音可能有点大,不要担心。大人的事情会有解决的办法,而且爸爸妈妈会一直相爱,并且爱着你。
一个和谐有爱的家,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