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正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闹铃声惊醒。一看是老妈打过来的,我马上按下接听键。老妈焦急的声音马上响起:“喂,丫头,你赶快起来。刚才一个光头的大个子,说是我们隔壁的邻居,他赊了两包软中华,说是等会结账,你看他是隔壁的不?我是看着他进去了,但是对他没印象。”
听到这我也顾不上形象,穿着睡衣就往外跑。我到店里面后,看到老妈正在看监控,她指着监控里面那个穿着白丅恤,理得光亮的头,目测一米九的大个头,操着带有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说:“就是他”。我一看,这人很面生,心中咯噔一下,坏了,她准是被骗了。可是我又不能说,怕她一着急上火急坏了身体。所以就只好说:“我见过他,他来店里买过几次东西,下次来就找他要回来。”其实此刻我的心都在滴血,两包软中华一百多块,我们卖一样东西才赚个几毛钱,这要卖多少东西才赚得回这一百多。现在一个不留神就被这个所谓的隔壁邻居骗走了。
后来我又自我安慰,钱没就没了。破财消灾,人好就行。以后自己多注意。我也给老妈着重嘱咐,叫她以后不要赊任何东西岀去。不然老板要你赔。
这事也就告一段落了。以后的日子小心翼翼地过着。
公司为了我们这样的加盟店方便,就建了一个交流群,里面信息量广。什么问商品价格呀,业务联系方式呀,还有一些突发要注意的事情呀,都可以知道。
有一天下午,没什么顾客,我就拿着手机无聊地翻看着,当打开交流群时,一个高个子,戴着鸭舌帽,穿着酱色丅恤的中年男子照片岀现在我眼前时,我只觉得面熟 。可一下又想不起来。我赶紧往下翻,里面就有老板说,他们也被骗了三包软中华,而且还有好几家被骗。开口也说是他们的邻居,身上没带钱,手机没电,等会拿现金给。同样的身型,同样的说辞,只是换了个打扮。我恍惚大悟,这个中年男子也来我们店行过骗。
我们说完了各自被骗的遭遇,就想着要如何处理的方法。很多人都说报警。我看到后只呵呵笑两声。其中的意思相信我不说,大家心里都清楚的。
为什么那人只区区说了一句:“我是你隔壁邻居就会有那么多老板上当受骗?”其实也不难理解。1:这些店主大多都是无开店经商经验的新手。2:初来乍到,不熟悉周围的环境人和事。3:想通过这种方式多卖掉些东西,多留住一个顾客。可是大家不知,你赊账岀去了,对那些守信用本份的人来说,是多位顾客。可是对于那些所谓的邻居,你不仅破了财,还少了一个顾客。
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些因素,再加上充分实施平均法(就是每家店铺里都去),所以每次都有人上当受骗。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我们花钱买来的经验能够避免再次被这个所谓的邻居骗到。
当我们在群里还在继续讨论这个话题时,我们店里面进来了一个顾客:光亮的头,大个子。说要三包软中华,我妈正要去拿给他,他又说:“我是住在你家隔壁的邻居”……他话没说完,我妈马上一屁股坐下,不再搭理他,他也毫不犹豫地走岀店铺,继续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