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被讨厌的勇气》P74~106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分享金句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假如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因为有那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反过来看:因为不想工作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原因论和目的论)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其实是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应该喜欢我”“我已经这么好了你怎么还这样对我”等想想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思维。别人不喜欢我,那是他的课题。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今日拾贝
1.在区分这是孩子的课题后我该如何做?一定不是放任!重要的是我真正了解我的孩子,带着真诚的爱与尊重引领孩子!书中所提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时不可以指点,这点有些困惑。“求助”的定义如何界定?在我看来孩子无法坚持,看不到兴趣所在,主观是想放弃辛苦转而暂时的“快乐”时,是不是也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求助”,需要的是父母自己更成熟的心智去帮助孩子!但如何区分是引导马儿喝了水还是强迫马儿喝了水呢?马儿是否在饮水后感受到甘甜,孩子是否在逐渐的坚持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意义?父母的起心动念是为了什么?有没有因此而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厌恶?这些都值得思考!
2.孩子在陷入困境时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取决于平日建立起来的信赖关系!这一点对于我自己深有感触。曾经面临绝境时我都不曾向父母诉说只字半语,因为一直以来知道自己得到的回应一定是不被认可的。那么我呢?我想成为怎样的妈妈?我能给到我的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吗?这样的接纳不是一次两次或者几次后就会改变,我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等待吗?我有,我可以!
3.关于原因论和目的论。原因论没有可变性和主动性,每种结局似乎只能“被动选择”。目的论不是要否认事实,而是为了将事件的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里!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4.梳理人际关系的苦恼:首先思考“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冷静划清界限。最后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5.关于界限与温暖?课题分离在感受上是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我的事,别人的事分得很清。但事实上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真正的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同时由于界限模糊所带来的表面的温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这是一种对自己以及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最终仍是不快乐不幸福的源头。
6.觉察我对父母内疚的源头。来自于“回报”思想的束缚,因为父母这样辛苦对我,所以我“应该”对他们如何。当自己所做达不到期望时对自己不接纳,即而产生内疚,甚至不愿再接受其帮助,讨厌他们的“干涉”的想法!破除的关键仍是跳出“回报”思想的束缚,用课题分离的方式划分界线:父母如何对我是他们的课题、我如何过自黑的人生、我如何对父母是我的课题。当我跳出这个“应该”的压力圈,以一种轻松的、我愿意这样做的方式来回应时内心的感受已经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