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2012年的一部电影《南国野兽》。影片描述了在荒蛮边缘之地生活的一群人,尤其一对父女在父亲临终前发生的事。
印象最深的一节是会餐。小女孩吃螃蟹,旁边的叔叔教她像其他文明人那样用工具开蟹壳,取蟹肉。爸爸瞄了一眼,大吼一声不对,然后双手用力,咔嚓掰开一只大螃蟹,再把蟹肉插进嘴里,猛吸。接着吼女孩照做,其他人也跟着喊口号,鼓励女孩。女孩眼睛直盯着爸爸几秒,有狠狠的坚定,拿起螃蟹,用力,再用力,掰开,举起拿蟹腿的手,发出孩子才有的尖利却清脆的叫声,她做到了!
或许是身为女性的原因,我心疼这个女孩。爸爸的生命要尽了,没有妈妈,女孩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要活下去除了必要的生存技能,还需要一种信念:我不会被任何事情打败。所以父亲一直在激发女孩的野性,激发她兽王之王的骄傲。
最近有意无意在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觉得很多父母其实是不懂如何教育的,也因此很多孩子都成了试验品,有些东西成人后很难改变,无法逆转。中国的父母为孩子是最有牺牲精神的一群,但方法上,要么过于纵容,要么过于辖制,总之人身安全为上、生活上安稳为上、工作上安逸为上。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碎碎念:
慢点跑,你看,我刚才说什么来着,摔了吧?
又滑滑梯,刚买的衣服就弄脏了......
等再大一点:
好好学习,不学习,以后有得苦吃。
你成天和考倒数第一第二的人玩有什么意思.....
成人了:
考公务员!一定得考公务员。
别到北京上海了,在咱家不是挺好的嘛,让你叔帮你安排工作......
父母从未放弃哺乳,我们也未真正断奶。却要奶声奶气且自以为是的开始生育和教育下一代,即使意识到自己也是个孩子,也因碍于年龄或父母的催促赶紧生一个,等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理直气壮的对那个小家伙批评指责时已然忘了当初的忐忑。更糟糕的是,因为忙于生计,远离家乡,孩子也被“理所当然”的放在“隔代亲”的父母身边。这批在体力有限,又疼爱有加的祖父母身边长大的一代人真让人担心。
《南国野兽》里的人们曾被救助到现代社会,但他们太爱自己的家乡,一个原始荒蛮的地方,太爱自己的生活方式:热烈、刺激、生猛。在救助站,小女孩头发被梳得很整齐,穿一条连衣裙,第一眼我没认出来。电影的整个基调都在弘扬一种“野人”精神,我也觉得穿吊带背心,顶着爆炸头时的小姑娘很帅气,但如果我是女孩的妈妈,我希望她留在救助站,然后过一种比较正常的生活,至少不会太辛苦。做个平凡人和淋漓尽致的过一种非常态生活,到底哪个好?或许无所谓哪个好。留在其中的人喜欢自己的选择就可以了。不过孩子在最初是没有选择的。
爸爸喜欢自己的生活,他尽其所能教女孩生存本领,让女儿学会勇敢。父爱是不同的,有时是尖刀,是皮鞭。女孩每一次被爸爸挑衅、迎战、胜利后都会发出一声尖利的叫声。每叫一次我都觉得身为女孩天性中柔软的东西剥离一分。爸爸训练女孩是出于爱,女孩需要被训练是因为爸爸认定她应该继续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父亲只是教他人生经验里有的,他认为重要的,可以让女孩活得好的。这种东西恰好是勇敢,所以影片是正能量的,是感染人的。
在我们的周遭呢?父母同样出于爱,出于他们的人生经验。但有人抱怨他们不支持自己的梦想,有人懊恼当初因为家人的反对失去自己爱的人,还有人艳羡别人的父母从小就知道让后来仕途顺利的初中同学读《史记》,感慨“投胎是门技术活”。我说过,中国的父母是擅长自我“牺牲”的,但“壮烈”的结果似乎不太好。
我也曾羡慕过某个同学有那样的父母,至今也没有走爸爸希望我走的路,为此有过几次不快。但这部电影让我想通了,父母给予我们的即使不如所愿,在我们有了理性思考能力后,不接受,也至少尝试理解。为什么?因为人不能给予他人自己没有的,或没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或认为不重要,自动屏蔽忽视的。以后的我们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