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圆姐读书。
今天继续分享《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
作者说他在1989年就拥有了百万资产,而直到1994年,才实现了真正的财务自由。那么有钱和财务自由有什么区别?
有钱,比如有些人,虽坐拥千万房产、拿着上百万的年薪,但成天忙的跟陀螺一样,除了工作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这叫有钱,但肯定不属于自由。
财务自由,不仅指钱自由,也指时间自由,比如北上广深有些本地人,上一辈留下好几套房,他们每天可以啥事不干,就等月底收租,租金就够他们生活的很好,这就属于财务自由。
作者说,1989年他的企业已经运转的很好,让他挣到了很多钱,但受富爸爸的影响,作者追求的是完全由资产带来的现金流,所以他将企业挣到的钱,不断的购入资产,比如房产和股票,1994年,他的全部资产带来的被动收入已经超过了企业产生的收入,并远远超过他日常的总支出,于是他卖了企业,实现了真正的财务自由。
富爸爸说,要想财务自由就必须拥有资产收入,而现实中恰恰相反,我们不仅没有去购买资产,而是买了一堆负债,比如房子、车子、因攀比购买的奢侈品,很多人都患有“钱包癌”,总是迫不及待的将辛苦赚的钱全部都花掉,然后说:我没有多余的钱投资。没有资产,背负负债,让大部分人的财务状况很危险,他们不能应对生活中任何一点危机,房子、车子、家庭责任让很多人只能低头努力工作,不敢离职,不敢生病,更谈不上去追求变化。欲望让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拿及时享乐做借口,除非你有一个“富爸爸”,否则你的未来堪忧。
家长们跟孩子说:好好学习,长大后找一个好工作。看起来这是一个中肯的建议,而从财商思维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建议,这种建议追求的是工作安全,而对财务自由并没有帮助。当孩子们听从了建议,去找一份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雇员,他们就只能左侧象限寻求收入,这很容易被困在“工资——负债——更多的工资—更多的负债”的恶性循环中,这样离富有只会越来越远。
富有的人,有70%的收入来自投资收入(即I象限),只有30%的收入来自工资,或者叫有偿报酬(即E或S象限),而穷人和中产80%的收入来自E或S象限,他们必须通过付出劳动、付出时间来获得,所谓的多劳多得。其实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80%都是乐观的,这个比例应该是100%。
所以,提高财商思维有多重要,没有正确的思维,我们即使每天工作48小时,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都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其实培养财商思维,就是在解决选择的问题。
什么是财商?财商是认识金钱和运用金钱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对知识的学习,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锻炼,形成思维,所以我们提倡财商教育也要从小开始培养,从“未来对生活的有效性”这个维度来说,财商教育甚至比语文、数学更重要。
关于普通人获得收入的途径,作者建议我们两条腿走路——除了在E或S象限赚取有偿收入以往,还要学习在B和I象限获得收入。
作者举了一个他朋友的例子:朋友是一个消防员,有稳定的工作,享受政府福利,因为受到作者的影响,朋友定期会从工资收入里拿出部分,积累下来投资房产用于出租,他的房子在扣除负债、税收、维修费、管理费以后,还能获得1万美元的净收入,加上每月3000美元的工资,朋友的年收入在15万美元左右。
这就是两条腿走路的例子,也是普通人可以模仿的,当作者的朋友退休后,他除了可以领取退休金,还可以持续不到的获得房子的租金收入,只要不卖出房产,这就是一个永续收入。(不过,中国目前的房产,从获得稳定现金流的方面来说,已经不具有投资的价值,因为房租连贷款都覆盖不了)
当然作者也给了友情提示,每个象限的知识系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没有通过学习和练习,就盲目的进入投资市场,那么代价就是赔钱,这再次说明,要赚取你就得学习,不断的通过学习去扩大自己的认知,从而获得回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圆姐,关注我,陪你一起读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