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于用“角色”和人相处,因为角色意味着有标准的处理模型。这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当我们给一个人定义为疯子或邪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应该躲开他。我们甚至会反向指派,把我们想躲开的人定义为坏人,这样我们的回避和指责就更理所应当。
两个人恋爱的时候,会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如果是男朋友就“应该”在情人节送自己玫瑰和巧克力。如果是老婆就“应该”更顺从更照顾家庭。这样的角色模式,确定了我如何预期他人,也一步一步构建起了我的安全感。
然而角色终究是限定人的。角色并不能取代人的实质和关系的实质。当一对夫妻已经不再爱了的时候,他们也许还是会出于角色的互动而做爱,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很少有生理之外的快感,男性可能以阳痿或早泄的方式来合理地避开自己对角色的义务。
角色让人看到的是角色的应然,而不是人和关系的实然。角色规定了人和人相处的模式和关系发展的方向,它在给人安全感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和人之间的真诚和互动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