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朱光潜的《谈读书》,越看越觉得自己的书白读,过目即忘,还没有一目十行的本领。有时候会觉得困惑,怎么人家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我看了杂七在八等好几身高的读物,却写不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文章。
挫败感是个令人讨厌的东西,它常常会提醒你某些方面实在不优秀。为了和别人聊天时,不让自己感觉别人说的东西太陌生,每年年初制定计划时我都会在清单上郑重其事地列一项“读10本书”,又为了年末总结时不至于有太多未完成的条目,每本都是一带而过,甚至出现过一本书隔上三两月竟完全忘记有没有翻阅过。虽然心里明白为了读书而读书功利性太强,但总也忍不住年末盘点清单时那一点点喜悦的诱惑。 像我这样,除了年终盘点的一点点欣慰,脑子里吸收的除了书名都记不得里面说些什么,偏偏读书这件事不是拼谁读得更多谁就胜利,卖的书多有人给你颁奖杯。多读少读都刻在自己的脑子里,刻意求数量不仅糟蹋了作者的心意,反而浪费了好时光。
有句话讲,世间有三样东西别人拿不走,吃进肚子的食物、读进脑中的知识、藏在心中的梦想;而偏偏这三样都需要时间消化,食物吃得太快肠胃不能消化,心中的梦想更是需要万里路一步一步向前走,读书尤甚不求甚解知识就不能吸收,每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每一句都是他在隔着时空跟你对话,许多文中的句子需要反复揣摩和不断推敲才能领会作者所处情境中要传递什么。拿余华的代表作《活着》举例,第一次看的是主角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第二次品一品文章结构,第三次看的是书中世态炎凉;每个年龄段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年少时觉得生活不该如此艰辛是他们非要选一条不好走的路,工作后觉得生活就是如此,活着才是最大的意义,是人们不愿意接受普通角色的定位。尽管《活着》这本书已经翻过几遍,也看过书评和作者介绍,再看却仍然新书一般。
读书是个私人化的活动,读多少跟别人没关系。感谢知识付费年代,让我们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人愿意在不同平台上分享他们的声音,然而即使只学过一点知识的小学生也很容易分辨出那篇文章更优秀,有些很出名的知识大V一为了写一篇客观公正的好文章,发文前需要翻阅大量书籍查找典故旁征博引。他们都这样努力,何况我们不是大V也没有名气,没有人催着交稿赶工期,把书单自欺欺人的写的多长有什么意义。
余秋雨说:“读书是必须的,但读书不一定要数量多,关键是要读好书,精读书。”
怎样才算精读书?首先通读一遍了解文章整体结构,就好像画画一样要先勾勒轮廓;然后找到感兴趣的点,由此开始细读并对文中重要的点做笔记方便下次回顾;最后最好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见解;之后每次再看仅查找之前做过的笔记和注解,差不多一本书到此应该算是完成了吧。关于精读书,网上有好多文章和讨论,其中要尤其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
所以,看了那么多书还是写不出好文章原因在于读的那么多书不过是供养了虚荣心,其实看了这么多年读的书最后属于自己的财富只有肚子上那一圈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