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哥说我啥都不懂,就知道哭。母亲在世时也常说我是水孩子,一碰就泪汪汪。我也奇怪自己怎么那么多眼泪?但我的学生说喜欢我的泪水。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庆幸自己能和孩子们近距离交流,每周两次的日记就是孩子们和我交心的途径,也是我感觉最享受的时光。孩子们在日记中坦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告白毫无掩饰,倾诉坦率感人,或爱或憎,如山泉,如皎月,清纯而真实,丝毫不受世俗的玷污,他们捧出一颗水晶般的心,自自然然地展示给我看,令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去观瞻去感受,继而审视自己,及时剔除心灵不小心飘落的污垢,以使自己的心恢复昔日的清爽与柔软。
于是看学生日记便是我教学中最幸福的事,完全可以忽视偶尔需要净化心灵而带来的那丝薄痛。在与一颗颗纯水晶零距离接触后,心灵也如晚秋晴空般透明高远。喜悦着他们的喜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感动着他们的感动,日子就在花开花落、雁归雪飞中静静流淌……
我总喜欢选出几篇精彩的日记,在课堂上让小作者去读,稚嫩的语气,激情的诵读,真挚的倾诉,带来的不仅仅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更多是因共鸣而落下的快乐或感动的泪水。在这群天使的面前,真的无需掩饰什么,我也从不试图去掩饰自己的感情,于是或快乐的或伤心的或感动的泪水常常在不觉中挥落,为此,我常接到孩子们的好心提醒:老师,上课前别忘了带纸巾。
我常想:我是不是天生当老师的料?不然别人在抱怨唏嘘时我为什么总乐此不疲?我的学生总说我爱笑。这倒是真的,不管生活中又多大的不快,只要走进课堂,看到一双双明亮纯净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都会觉得那些不快是多么微不足道,郁闷一扫而光,微笑自然重现。
从不喜欢去厉声喝斥学生,毕竟他们还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即使有些孩子比我还高一头。大人都会犯错,何况涉世未深的他们?好鸟不恋巢,这群雏鹰总是过早相信自己的羽翼已经丰满到足以搏击狂风骤雨的程度,于是只要稍有机会便去尝试一番,结果往往不如他们所愿,于是失望、迷茫、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挂满了脸庞,日记中充满了少年的忧伤。
这时候,我总是在他(她)的日记中写下一串串鼓励祝福与希望,外加一个大大的笑脸,告诉他(她):这点痛算什么,寒梅盛开严冬,荷花酷暑怒放,不经历风雨,怎能放飞梦想?直到那久违的欢笑、青春的热情重新绽放在稚气的脸上。
当然,我本俗人,也有难以展现笑脸的时候。记得母亲刚过世后,我重新迈进课堂,怎么努力都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我曾试图去笑,却常常泪水盈眶。竭力平静却逃不过天使们敏锐的眼睛,日记中一反常态,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烦恼,满纸全都是劝慰之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名叫琳的女孩的字条:“亲爱的老师,大家都说最喜欢您甜美的笑容,但我更喜欢您的眼泪——听日记时那因感动和快乐而洒落的泪水。却不希望看到您过度的悲伤。我们知道您不幸失去了妈妈,但我相信在天堂的老人肯定不愿看到您过度伤心的样子。老师,您失去了最爱您的人,但我们同样深爱着你啊!擦擦眼泪,快乐起来吧!大家都在期盼您阳光般的笑容。”
纵是铁石心肠,看到这样的留言,也会化作一江春水。捧着字条,我躲到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大哭一场。是的,我不能让已在天堂的母亲伤心,更不能让我的学生们失望。明天我依然笑着走进课堂。
现在,我依旧常常忍不住流泪。天生如此,我又有什么法子呢?既然人到中年都无法掩饰自己的情感,那就别做徒劳的努力了。如人为涂红外表的苹果,外表的光鲜总难掩味道的青涩,骗不了人的。泪水如山泉,不会因人们的喜欢而瞬间喷涌,也不会因人们的讨厌而干涩枯涸,如云,如月,如风,如露,还是顺其自然吧。
爱哭就哭,该哭则哭,如果泪水能表达快乐,如果泪水能带走悲伤,那多流一点泪水又何妨?只要我及时多喝几杯白开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