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重要的话
1. 决心总会在三天消退
2. 重要的事情因为难,所以总愿意往后推
3. 没有目标的人生如同一日不知三餐吃什么
4.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重在持续
5. 在一件事情上重复上百次远比在一百件事情上重复一次重要得多
今日聊生活
自问
一天都在忙些啥?
为了什么而忙?
忙得有意义吗?
为钱、为名、为利、为让自己牛逼一把、为了自由、为了家中的你我她都好。
答案宽泛后,很难找准格调;万念归一,说到底,辛苦努力,先为生存,后面才是生活。只是,从生存到生活这个阶层不好跨越。在上帝、菩萨、佛祖没有怜悯你的时候,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哪怕很苦逼的活着,努力---可能还有奔向生活的机会,不努力就真没机会。
一、知道了该努力,但生活工作压力那么大,该怎样去努力,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很多时候,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总觉的别人工作和生活都好,就自己的不如意,看自己眼前的工作总觉得毫无意义。对眼下的自己种种不满意,时刻想着要跳出逃离,但真要离开却毫无勇气。选择放弃,那得有放弃不惧生活来源的勇气。
放弃后的不确定性,让人心生畏惧。于是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中,有少量人是充满热爱感激,多数却是爱恨交加,另外剩下的只是麻木。
怎样去解决后两种鸡肋的处境?
还是那句话:能力不足,又没勇气,只有多学。
那个人需要学些什么,怎样去学习?
有这样一句话:跟天才的老师学习,找最强的对手练习,是能力快速提升的最好方法
但是,现在的你我,找不着天才的老师,找不着牛逼的对手。关键自己一点都不牛逼。
无奈,退一步,还有一条途径,读书。因为:聪明的人都在书中。
读什么书?
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中说到,先学会读与个人专业相关的书,读懂能用后,再去读拓展自己眼界的书。比如你是搞销售的,可以先去读“影响力”、“优势谈判”等,理解并能正确运用后,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去拓展心理、色彩等关联性书籍。读书要有一条主线,如树苗生长一样,树根牢靠,主干粗壮,才能承载枝叶的茂盛。
读书的关键是什么,我觉得是静心。
一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好好的去阅读。
“毛爷爷过去为了训练自己静心读书的能力,专门找热闹的地方去读书,任凭外界多么热闹嘈杂,都不足以扰乱我读书之心。想想要做到如此,这种力量得多么强大。”
在书中,你会寻找到方法,寻找到改变自己的人生路径。书与书是相关联的,你看到了一本书中的知识,可能又会想到另外一本书的关联点,这就如出门访友,与老友相遇的同时一定会遇上新的朋友,而这个新的朋友可能就会影响与改变你的一生。
找寻读书的方法,在书中收获力量,在于自己决定好读书目标后的坚持与实践,因为答案和方法都在书中。
比如:我个人在看“影响力”这本简化版书籍的时候,里面提到的稀有性法则、互惠性法则,和自己在阅读猫叔公众号文章中提到的冠军战略、他赢战略道理都相通。
一万小时理论与猫叔公众号中提到的深度战略以及人生效率手册书中提到的精学体系,道理都是相关联的,只是描述的方式不同。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查阅相关书籍。
当自己对读书有了深刻认识后,个人能力与思维体系在持续阅读的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判断分析、逻辑思维、果敢决断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虽然,自己还在摸索中,但这种结果是可以预测和看见的,因为已有许多过来人对其进行了验证,而走过的人,就是当下被称为牛人的一群人。
当然,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输出与练习,因为输出必然会带动思考,练习必然会做出实践与行动。只有这样,量变才能引发质变。
这个道理,就如当兵练为战一样。没有目的性的学习与输出检验。多数情况下只会如看电视一样,享受成分占比过大,学习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只为看而看,读而读,花费了时间,最终啥用不起。要知道有意识的思考与输出,实践出真知。
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健康第一。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时间很长,身体很棒,所以喜欢熬夜看小说、刷朋友圈、打牌、玩游戏、看电影、KTV、宵夜。各种混乱的生活,挥霍青春,恣意妄为。
“人生效率手册”中提到人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的特点,身体总是先于大脑走向成熟。很多时候,人都只有等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后,才知道该好好的去努力,好好的去生活,而身体在16岁左右已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一般情况下挥霍青春先于稳健思考人生。等头脑真正变得成熟,身体却不足以支撑这种成熟。
正如秋裤大叔所唱的歌曲《一晃就老了》一样,不知道何时颜容已沧桑。
一瞬间,发现从懵懂无知的少年突然就变成了中年或老年,但生活还是一团乱麻的时候,再想努力奋斗一次,这种感觉,真的不好。
当下,在自己发现还有机会去努力奋斗的时候,怎样让自己在努力的同时,健康有所保障,有以下几点注意的地方。
1、万事不要急躁。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把个人逼得太紧,不一定是好事。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才是关键。
我是一个心急的人,总想一次性做好许多事情,但事后的认识是,在多重任务中,人是做不好事情的。在多重任务中去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伤神伤身。分散精力,疲劳应对,很难输出精品
同理,在学习中一样,一项技能真正能够将其学好,需要专注持久。在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个人要根据自身工作、生活的目标、环境择其轻重与关键来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情,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工作如此,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已如此。
要记住:先必须,后所需。
2、懂得点健康之学
什么是健康之学,其实就是需要懂得点对身体的健康调理,比如,要知道熬夜的坏处,早睡早起的好处。这就是健康之学。
如果有兴趣与时间,还可以去了解下人体的穴位理疗、健康饮食、药物理疗等对人体的帮助。
过去,我是不太相信中医一类的药物理疗的,如对于药物减肥,我认为那都是靠药物降低个人食欲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现在,我的认识改变了,因为目前自己在使用了老婆给自己购买的艾草成分的脚贴、眼贴后,感觉个人身体状况和眼睛舒适感较以前有了好的改善,怀着兴趣去网上学习了解后,发现通过药物与穴位的配合理疗,的确可以起到改善身体亚健康状况的作用。
三、懂得自我激励,将兴趣与生活结合。
三分钟的热情是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不能坚持太久。如在选择一个去过和没去过的地方旅游,每个人都愿意去选择没去过的地方,因为兴趣与好奇感。
对于学习、工作、生活、健康都是一样。
今天,突然热情高涨,要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有着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所以一开始努力学习英语,去健身长跑。但随着时间,热情开始消减。
生活所遇到的一切都如二八原则一样,真正走到底的只是那剩下的20%。;类似各种跑步、写作、学习群,开始的热火朝天并不意味着长久的激情与兴旺。真正走到底的20%除了在意志力上要比那80%的要厉害,其它其实都一样,让人走到最后的,还是靠不断的自我激励。鸡汤的作用就是在你虚弱无力的时候,让你恢复一点元气,继续前行,所以,不要说鸡汤无用,只是你未曾使用。
在你锻炼的时候,人多的时候,有教练鼓励引导的时候,你还能有点激情,但随着时间的流失,与你一起锻炼的人少了,教练不是你喜欢的那位了,环境变了,你还能很好的坚持吗?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给自己创造点有意思的方法去引导自己持续坚持,需要让自己自然而充满力量。
比如,我在锻炼身体时,将第八套广播体操放到了个人运动中,一个人锻炼疲乏了,跳一段第八套广播体操。有音乐的引导,个人的运动的信心就上来了。在以后,我准备在个人运动中,寻找一些有意义的健身搏击操,这样既锻炼,还能学点搏击技能,两全其美。
四、善用工具的力量,放下自尊,不懂就问
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时间的花费,运用好它,可以让自己在同等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或学习到更多一点的知识与技能。
工具在身边无处不在,无学习的平台,各类高效的办公软件,日志工具等。
在有了好的工具时,为何要放下自尊,不懂就问呢。对于学习,其实并没有自尊一说,你要做的自是要懂得放下腼腆与害羞,多请教,这样可以让自己事半功倍。
五、让生活简单一点。
简单,最为重要的是让自己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卫生。有时在外面因为人的群居性,可能不好做到,但个人独处生活的环境总能办到。对于个人生活环境,简单不仅让自己减少了选择的时间,干净整洁的环境更能让自己心情愉悦,放松而自在。
除开生活环境的简单,在思想上不要有太多复杂的念头,习惯行为上要简单,该干嘛干嘛,比如,床是拿来睡觉的,如果在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总喜欢习去看看微信,聊天,看电影或玩游戏。那么,这就是一种复杂。因为,你已将睡觉的事情复杂化,这可能会养成拖延,熬夜、意志力低下等不良习惯。
简单不仅是养成好习惯的最好方法路径,更是本真对待生活的最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