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有个习惯,每到春节前一个月,微博上就会开放评论,并回答网友提问。今年是1月5日,去年是1月13日。
他的回答充满个人的人生态度。直接,有趣,诙谐,中肯,有的也很顽皮。
一周后,截止到12日晚上十点半,有超过6800条评论。
摘选一些有意思的。
有人问:互相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唤作什么?
蔡澜答:人间恨事。
有人问:蔡先生想不通或者不开心时会干吗?
蔡澜答:看自己的书。
有人问:给二十岁的人一点建议?
蔡澜答:多读点书。
有人问: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自在?
蔡澜答:不交往。
有人问:大学毕业想去旅游,去哪里比较好?
蔡澜答:有多少钱走多少路。
有人问:怎样从暧昧过渡到恋爱?
蔡澜答:继续暧昧吧。
有人问:年轻人具备怎样的品质能过的更有自我价值感?
蔡澜答:勤奋。
有人问:冬天,我也想喝广东的靓汤可我不住在广东怎么办?
蔡澜答:娶广东妻。
有人问:先生是否感受到年复一年的苍老,以及时间带给你的无力感?
蔡澜答:人生必经。
而蔡澜给的最多的答案,是让人去麦当劳打工。
于是有人问:为什么您给好几个人的回答都是“去麦当劳打工?”
蔡澜回答道:才知人间疾苦。
新世相在去年大年初一,推送过一篇文章——《在麦当劳里过除夕的都是些什么人?》,讲述了一些在麦当劳里过除夕的人,那里有逃婚的人,想离婚的人,对家人谎报平安的人,甚至“半夜在麦当劳追寻梦想的人”。
有一位采访对象感叹道:“在麦当劳过年的哪有什么正常人?”
其中有一位杭州的姚大叔,让我印象深刻。
我也极爱吃麦当劳,他所在的据点,杭州黄龙麦当劳,因为离家近,也是我常去的地方。
17年和18年的时候,若是周末的白天去,很难遇见他,但只要是晚上去,十次里有九次都有他的身影。
新世相里是这样描述的——
“姓姚的老头儿已经在这家店住了两三个月了,店员都认得他。
他像个上班族一样每天早上从麦当劳出发,背起单肩包和三四个塑料袋,先去超市把行李存一下,然后直奔马路对面的浙江图书馆看一天书。
五六点回到店里吃晚饭。有时他会拿着喝光的杯子走到柜台前,店员马上能心领神会,给他接杯热水。
姚大叔年轻时没能够读书升学,父母离世,没有子女,与妻子也早早分手。
他把麦当劳和图书馆,当成人生重启的地方。他说自己是“全中国最喜欢燕子的人”,命运要让他去别处筑巢。
他为这样的命运做好了准备,用力看书,在麦当劳的餐桌上趴着度过数十个夜晚。
但他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去哪。
也许他的努力,不是在努力地去往真正的远方,而是努力地把自己“困”在这个离家不到 40 公里的麦当劳里。”
我大概是17年11月开始见到他的。大部分的时候,他总是蜷缩着身子,侧着头,贴着桌子,闭着眼,不知是休息还是沉思。临近厕所一个靠窗的四人桌,几乎是他的固定座位。少数时候,周边的顾客吃完东西走人,他会默默起身收拾餐盘,放到垃圾回收处。
他的衣服几乎几个月都没变过,一件蓝色类似工装的薄外套。去年1月,杭州最冷的季节,再见他还是一样的衣服,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和家属说了这事,她整理了一件我陈年的外套,用塑料袋装好,我放进包里,再去麦当劳的时候,趁他和往常一样闭眼休息时,拿出包好的衣服,悄悄地放在他身旁的凳子上。
这半年来去那家麦当劳的频率少了很多。今晚,我从黄龙的健身房里出来,经过隔壁的麦当劳,习惯性的看了那个姚大叔常座的位置,已经没有他的身影了。
或许,他去别的地方寻找他的梦想了。
或许,他回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