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出差嘉兴,从王家泾回市区时,看到一座欧式建筑,建筑周围空旷静寥,外观陈旧。
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像似被人遗忘的城堡。
嘉兴的同事告诉我,那是天主教堂,曾号称中国第一、远东第三大教堂。
第二天无事,我便顺着这座大教堂逛了一圈。
教堂前面是大片的草坪,空旷,平整。草坪上放着长凳子,坐在上面,风从四面八方吹来。
我查了度娘,得知这座教堂是由英籍神父韩日禄于1917年发起并主持修建的。韩日禄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
他全程参与了教堂的建造,从材料的选择,采购,到工程的施工都亲力亲为。为了保证教堂的风格与质量,专门从法国进口了水泥、钢材、松木、彩色玻璃、彩色地砖等。整座教堂耗资8万银圆,历时13年,到1930年才全部完工。
这座教堂曾长期是嘉兴的最高建筑。抗日战争期间,圣母堂的教徒多次登上钟楼,撞响大钟,以作防空警报。“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了毁灭,圣母堂只留下断壁残垣,但仍可见高大的穹顶和拱形券门,以及美丽的浮雕和四色地砖。
后来教堂虽经修复,但内部还是没有对外开放。
许是我来得早,或是天气炎热,那天并无其他游人。
我转到教堂后面,仰视彩色玻璃门窗。几只麻雀停在草坪上,唧唧啾啾,时光有一刻的静止。
我向东再往前。
一位老爷爷,坐在长凳上,脸颊干瘪,一动不动,凝视着前方。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一个人。
风吹过来,燎起他的衣角,但吹不动他脸上凝固的表情。
他在想什么呢?有什么样的人生过往?他身上的故事是不是也曾与这座教堂有关?
我脑中想象着,但不敢贸然上前打扰。
我拉住一个路人,让其帮我在教堂的草坪上拍了几张照片,一是证明我来过此地,二是留存日后翻看、回忆。
不管去什么地方,我都喜欢拍几张照片留念。
这照片就像时光的刻录机,让我的回忆永不模糊褪色。
后来游人渐渐多了起来,我也准备离开。
我又回头望那高大的穹顶,阳光下,教堂神秘又肃穆,而那位老爷爷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