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编年体史书。
它记录了我国从战国到五代十国前后1362年的历史,横跨16个朝代。
它不仅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智慧,还揭示了蕴藏其中的发展规律,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
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读不止。
对于现代人来说,苦于文言文的门槛,对于这套鸿篇巨制特别青睐,但又望而却步。
而熊逸版的《资治通鉴》则是开启阅读的抓手。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涵盖了《资治通鉴》中从周三至秦纪二的历史,以近260个问题为点,由此延伸,带读者“亲历”战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与大秦帝国的崛起。
作者熊逸好似一名导游,带领我们在《资治通鉴》中遨游,不仅解读原文,还联系古今,从社会、文化、管理学等多维度进行立体化的剖析,培养现代人的大历史思维观。
“七把刀”读史法
何谓“七把刀”?浓缩之:
先站在古人的角度读原文,并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立场;
再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随后还需参读不同朝代学者的评论集,去伪存真;
最后关注、浏览最新学术前沿的资料。
看起来,这种读史的方法很全面,它并不局限于一个角度,而是以点带面形成了360度闭环。用这种方法来“啃”大部头的历史书,能训练和提升一个人兼具宏观和微观的思维力。
基于此,作者旁征博引,将知识与故事完美结合,将国学、成语来历穿插其中,让我们在故事中轻松学历史,汲取智慧,鉴往知来。
同时,作者说,普通人读历史,不用跟历史学家的读史法保持一致。而是建议我们从大处着手,不用太计较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而是通过海量的阅读,领悟一些宝贵经验即可。
比如,对于淖齿和乐毅这两人的评说,有人说是忠臣,有人说是大奸大恶之辈。但只要你的阅读量够大,就可以忽略细节失误,从历史故事中有所收获和启发。类似搞统计。
“人、事、物、理”模版读史法
作者认为,战国史就是秦国的征服史,提纲挈领为:
人:商鞅
事:商鞅变法
物:高奴铜权(90年代出土的一个秤砣)
理:不拘一格降人才、制度管人,奖惩分明、采取郡县制
商鞅依法治国的理念,几代秦王一以贯之,坚持此国策不动摇。
在庙堂的管理上,赏罚分明。后期采取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人才的吸收上,秦国可谓是海纳百川,很快就让秦王身边围绕了一批有识之士。比如,商鞅、李斯、张仪等。
而对郡县制的采用,则体现了秦国在最大限度上做到了中央集权,用雇佣制取代了世袭制。秦朝以后两千年的帝制都是在秦制上的增增减减。
采用“人、事、物、理”模版梳理出战国史的主脉络后,其它诸侯国的发展史则是主脉络上的分枝,读者延伸阅读即可。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历经19载,征引的典籍达300余种,对于资治的意义也有他自己的评判并写在通鉴中。
后世各朝各代,对其注疏或后订版层出不穷,比如有胡三省、王应麟、张敦仁等版本。
以史为镜,明得失。
古时,《资治通鉴》是皇帝必读之物;如今,阅读这本书也是现代人的必修之课。
无论是为人处世、企业管理,还是国与国交往的智慧都在书中。而作者为我们提供的两套读史的方法,则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