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2,233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心型领导人”里面有提到,如果只能斧头跟钱来驱使团队前进,那么它只会产生短期效果,无法成为长期性的发展与进步。
从钱的激励角度来看,如果给你100万来打扫体育球场,确实在初期会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时间一久这种激励就会荡然无存。除非你在给出200万,才会再有新的激励效果。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贪心的心理现象,会觉得获得后还想要再获得更多。这种激励效果,最终将导致团队成员彼此间的自私心态逐渐被放大。
同样,对于健康团队的基本在于良好的团队合作,合作的基本在于信任关系的建立。也就是说,缺少了信任的领导团队,容易导致团队的分裂。
可以说,团队的基础建立在什么地方,就可以知道一个团队是否能够持续与保持基业的长青。
对于卓越团队来说,除了之前提到的信任与建设性冲突。另外还必须产生有效的行为结果,这才能算是有实际功用的团队,接着从会议中的承诺与同侪间的支持到最后绩效数字,一系列的解析健康团队的底层逻辑:
01打破消极认同
当会议结束后,即便在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建设性冲突,也不一定代表会达成成果,其中有两点:第一,会议中的「消极认同」;第二,会议结束时的再次确认。
贾伯斯曾说到:「参与会议的人,对这项会议没有任何作用,那可以请他出去」这说明,参与会议的人,必须提出意见,即便是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积极的参与其中。
反之,如果忽略了让人发声的过程,即便所有人表面认同,在会议后也还是会有反对,不支持的声音,这种现象被称为「消极认同」。
为了打破潜在的议题,团队领导者必须肩负起这项责任,对于会议中询问所有人的看法与建议。
很少有人会因为看法不同,而完全否定这项提议,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源自于你没有让他们的声音被看见。
除了针对会议中的议题发掘,要让会议结束后,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时就必须再次确认每个人在会议结束后的行为,以及该负起的责任。
这种再次确认不仅能够知道彼此的想法是否有达到一致的共识,也使与会者知道接下来所做的事情,跟会议中所确认的是否相符。更清楚地说,确认理念以及执行方向是否一致。
02建立相互支持文化
在健康的组织中,同侪之间的监督发挥到极大的作用,不仅是沟通上的信任,另外,大家所做的是为了更大的组织目标。
相互支持代表说,在一个群体里,如果缺少了同侪间的相互支持或监督,就容易变成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如同一个工作小组。
要建立起健康团队,就须从之前提到的信任关系开始。但这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监督的角色不是由团队领导来负责,为什么还需要同侪来执行。
这包含二个层面:一个是时间价值性,二是行为反馈的认同度
在“领导梯队”中就分析从一线领导到全球策略的执行长,每一个阶段的转变,时间投入的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趋向于整体性的战略。如果团队领导持续忙于处理一些可以由其他人解决的事情,就容易让组织的发展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团队领导者与同侪间如果针对绩效来反馈,往往前者的人们比较会认同。但是,绩效不足的情况下,就要回到个人的行为来看。也就是说,绩效的好坏取决于我们事前的行为。
但我们却最少把反馈放在对方的行为改善上,这是因为你会担心当我们说出这样的行为反馈时,对方反抗或是不认同的情绪反应。
这也是团队里最为珍贵的一环,然而,要能够达到这样的前提,就是团队信任是否有足够的基础。
03一个团队只有一个数字
如果一的团队有和谐,却无法产生出实质的成果,同样是一个团队功能失衡的状况。
团队的诞生就是让一群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事情,所谓的不平凡,就是达成或者是做出成果。
没有成果的团队只能被称为一群人聚在一起而已。与此同时,为了要打造健康团队,就必须要有一项明确的目标,或是数字。
这里所指得一项就是所有人的目标,而不是各部门的数字,换句话说,成就卓越的团队,只有一项数字目标。
书中提到一个片段,父亲问孩子你们足球队比赛怎么样,孩子回答说:「我们比赛输了,可是我有尽到职责,我一个人射门得到三分,都是其他人没有做好,才导致我们输了这场。」
一个人获得三分,跟一群人获得三分,背后的出发点是不一样。同样,如果团队里每个人只注重自己部门的数字,是却忽略了整体团队的数字,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总结
一个好的团队判断有一个明显的指标,那就是它的产出。而这边所指的产出,是整体的产出,而不是一个点的产出。
例如,一架飞机的作用在于从一点飞到乙点,这是它的目标,假如团队的目标是把你从从甲到乙地处理事情,而你的目标是坐上这架飞机。你搭上了飞机,飞机也如期地飞到B地。但是,飞机却没有把你放在B地,反而原路飞回A地点。
各自都有完成既有的任务,但却没有完成大家最终的任务。就会发生资源浪费,或者是没有任何的结果产出。
如果每个人只是负责任的把事情完成,只是一种负责,为什么团队里必须要有当责的文化,就是大家为了共同的结果负起责任。
健康的团队里,更助注重整体团队的利益,远远大于部门的需要。网络型组织,平行化组织或者是阿米巴组织,这些组织型态的变动,都是为了要让每个人知道组织的最终目标,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小组。它不再只是一群人的认识,而是要所有人的理解与认同。
“变革的基因”里就提到,未来组织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策略与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就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最不容易被复制。
这也是“对手偷不走的优势”在一开始就说明,一个团队除了有战略,行销,财务,科技的硬实力外,还必须要保有「健康」的特质。因为这些特质才是组织能否持续创造A +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