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基层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承载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民生福祉、维护基层稳定等诸多重任。于基层工作而言,“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指引发展方向、破解重重难题的关键法宝,为基层迈向繁荣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守正筑牢基层发展根基。守正,意味着坚守正道,牢牢把握那些历经岁月检验、不可动摇的根基与原则。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守正涵盖了多个关键层面。政策法规是红线,基层的一切工作必须在其框架内运行。土地承包、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诸多事务,都有明确的法规政策依据。例如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严格遵循《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违规操作、不侵害农民利益,确保每一寸土地的流转合法合规,让农民安心放心,这是基层发展稳定的基本前提。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须臾不可忘。无论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还是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都要贴近群众需求。像在谋划村庄道路硬化工程时,深入调研村民出行痛点,优先解决人口密集区、学校、农田劳作必经路段,真正做到为民谋便利,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二)创新激发基层无限活力。创新宛如一股清泉,能冲破基层发展的重重阻碍,开辟崭新路径。产业兴旺是基层发展的核心任务,创新产业模式成为关键突破口。一方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势在必行。部分基层有条件的可引入智慧农业系统,通过传感器、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大幅提高农业产出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打破单一农业局限,发展融合产业。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打造“农业 + 旅游 + 康养”综合体,民宿、采摘园、农事体验项目蓬勃兴起,延伸产业链,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搭建基层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远程办理证件申请、政策咨询等业务,便捷高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指导农民调整种植养殖品类与规模,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创新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改变以往人才只进城市的流向,出台优惠政策,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提供创业补贴、场地支持,吸引他们扎根乡土,投身电商、农业科技等领域。并且,开展农技培训、乡村规划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素质,构建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为基层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守正创新协同共进,书写基层辉煌篇章。守正与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在基层产业发展中,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保护生态环境等“正”,为创新产业模式框定边界;而创新产业实践又为更好地坚守民生保障、乡土文化传承等原则提供物质基础。例如,生态农业创新模式既守护绿水青山,又产出优质农产品,依托电商创新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有更多资金投入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民俗传承活动。基层治理同样如此,依法依规、以民为本的治理“正道”保障创新治理手段不偏离方向。数字化治理手段在提升服务群众效率时,始终遵循保护群众隐私、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让新技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在享受创新治理便利中更加拥护党委政府工作,巩固执政根基。新时代基层干部更需练就守正创新的过硬本领。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打牢守正基础;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数字技术、产业前沿知识,勇于探索尝试新路径、新方法,以开放思维应对基层发展新挑战,成为新时代基层发展的领路人。
坚持守正创新,基层必将在乡村振兴征途上扬帆远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将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基层土地上成为生动现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