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技术赋能产业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搭建“用武之地”,畅通高效用才“专用道”。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才之道,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历风雨、不见世面难以成大器的。引进人才,拥有人才,不能束之高阁,要用好人才。要树立人才培养意识,把岗位需要和个人专长有效结合,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把人才安排到最适合的地方、最关键的岗位,提供更多支持,为人才在“一展身手”的过程中保驾护航,确保人才拥有干事创新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化解“后顾之忧”,畅通暖心留才“加速道”。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不仅要“重金引才”,更要学会“筑巢引凤”。要注重倾听人才意见,做人才的知心朋友,化解好人才在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当好人才的“店小二”,提供好“一站式”的效率服务,清楚人才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解决人才发展路上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简历健全激励机制、容错机制,提高经济待遇,为真正敢闯敢拼的人才“开绿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卓越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科技为火,燃我华夏复兴孟。无可争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的经验使使我们明白,科技发展必然推动经济的繁荣,而人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根本。人才永远是发展的首要驱动力,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产业进步,更促进了新产业的出现,进而助推中国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