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梅黄垂垂雨,草碧淡淡烟,草间螳螂生,枝上新蝉鸣,小池蜻蜓飞,天空低垂,繁星相随。
而对于农家来说,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芒种前后,家家户户都进入了最繁忙的时刻。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虽然辛苦,但是幸福。
播种下去,要间苗、修枝、浇灌、施肥、除草、灭虫、疏果等等,还要有一颗平常心,付出不一定有预期的收获,因为可能还有天灾人祸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的季节里,重温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和曾国藩的“日课十二则”。
所有伟大的人格背后都需极度自律的行为支撑,曾国藩的“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都是对此的诠释。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要每天反省,要感恩,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想度过更加充实的人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要热爱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做到埋头工作,才能产生“做出更好产品”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开始创意钻研。
痴迷于工作,热衷于工作,并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这种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会给我们带来丰硕的成果。
2.要谦虚,不要骄傲
“惟谦受福”。在社会上常有一种错觉,好像只有那些不择手段挤垮他人的所谓强硬派才会取得成功,但事实绝非如此。成功的人是那些内心具备燃烧般的激情和斗志并能做到谦虚内敛的人。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人,在取得成功,获得较高地位之后,也常常会失去谦虚的态度,变得傲慢起来。有些人在年轻时谦虚努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地变得骄傲,甚至误入歧途。
在人的一生中将“要谦虚,不要骄傲”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内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3.要每天反省
要养成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对这一天进行回顾和反省的习惯。
回顾自己一天的言行,确认是否符合正确的做人原则。如果自己的行动或言语当中有值得反省之处,就必须加以改正。
每天进行反省可以促进我们人格的完善、人性的提升,因为每天的反省可以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更多地占据我们的心灵。
能够取得不断进步的人是那些“每天进行反省”的人。
4.活着,就要感谢
人无法独自生存。每个人不仅需要空气、水、食物等大自然的恩惠,还离不开亲人、同事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能够生存下去,正是因为有了所有这些环境因素的支撑。
只要这样想,就自然会萌生出感谢之心。虽然,当我们不断遭遇不幸或疾病的时候,即便别人说“要懂得感谢”我们也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还是要对“活着”表示感谢,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产生了感谢之心,就可以自然地感受到幸福。感谢生命,感受幸福,可以使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顺利。
不要徒劳地抱怨、不满,而要坦诚地对目前拥有的东西表示感谢,并将这种感谢之心用“谢谢”的话语或者笑容向周围的人们传递。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加平和、更加幸福。
5.积善行、思利他
“积善之家有余庆”。待人亲切、正直、诚实、谦虚等,同时,保持一颗慈悲心,哪怕是你不喜欢的人和事,把更多的关爱和慈悲心投射在他身上,当你真的把善意给到这些人,你才能够跟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好。就像古话“好人有好报”说的那样,积善行可以使我们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人生中,每个人都会失败、犯错。但是,由于我们都是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即使失败也没有必要沉浸于悔恨之中。
对已经发生的问题,不能无休止地烦恼、惶恐不安,要用理性加以思考,并付诸于新的行动,这样就能够开创人生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