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国藩借钱
曾国藩早年生活困窘,经历过借钱过年的至暗时刻,对借钱一事颇有心得。当曾国藩逐渐得到提拔时,官场上奉承的人很多,难以分辨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假装自己急需用钱,开口向同僚们借钱,借的数额不多不少,是官员们可以拿得出的数额。
曾国藩私下向一位官员表示,自己手头紧张,急需借一些银子应急。这位立刻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声称家中老母病重,急需用钱请郎中,无法借出银子。曾国藩稍一打听,就知道他在编故事骗人。
曾国藩又向另一位官员借钱。这位听后,二话不说便慷慨解囊。曾国藩深感这位官员的真诚,通过“有借有还”,进一步拉近了关系,并在日后的交往中,对这位朋友关爱有加。
借钱,大概是最简单粗暴的识人方法了。
要知道这个人是不是靠得住的朋友,去开口找他借一次钱,看他怎么说、怎么做,就知道了。
通过借钱,曾国藩逐渐聚拢了一批真诚的同僚。而他借钱的目的,一方面是考验人品,另一方面是拉近关系。
《增广贤文》有:“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意思是,在寻求帮助时,我们要找那些有担当、有能力的人;在帮助别人时,要关注那些急需帮助的人。
求不求谁,帮不帮忙,底层逻辑都是“识人”。
02 借钱的艺术
借钱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门深奥的社交艺术。当我们遇到暂时的困难,需要向身边的亲友同事开口借钱时,怎么筛选借钱对象?又怎么表达,才能够达成目的呢?
首先,筛选借钱对象,从关系、信誉、财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关系:我们应选择那些与我们关系紧密,了解我们的人。这些人通常更有可能帮助我们,也更容易相信我们会按时还款。
信誉:我们可以向那些以前有过良好信誉的人借钱。这些人通常更有可能按时还款,也更有责任感。
财力:我们应选择那些有一定财力,能够负担得起借款的人。这样,如果我们需要借款,他们就有能力帮助我们。
其次,表达借钱意愿,从原因、金额、还款计划等角度全面表达。
说明借款原因:我们要清晰地说明借款的原因和用途,这样可以让对方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借款需求。
明确借款金额:我们要明确自己需要借多少,这样可以方便对方考虑是否能够帮助我们。
约定还款时间和方式:我们要明确还款时间和还款方式,让对方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还款以及如何还款。
表达感激之情:我们要表达对对方的感激之情,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感激之情。
识人,是一个双向互动。我们在给他人打分,他人同样在给我们打分。
03 结语
识人,是一个双向互动。我们在给他人打分,他人同样在给我们打分。
我们不鼓励大家像曾国藩一样,没事找事地用借钱去测试别人。如果随便编个理由,被亲友团识破,那就得不偿失了。
借钱见人品,还钱见人心。
借钱后,一定要遵守诚信原则、按时还款。做到“有借有还”,才能把借钱这件“坏事”变成“好事”,像曾国藩一样,通过借钱与同僚建立信任,为未来更多的合作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