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哲学强调思想和认识,强调理解世界、用某种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思想决定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相信的,它们赋予了生命以意义。
哲学就是思索,它渴望一种使得我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它坚持价值重要性,而排斥随波逐流。
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而哲学会教会我们如何进行真正的思考。
——哲学的主题
哲学主要是用有说服力、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
导言——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哲学基于以下两点,即人需要“认识你自己”和过一种“经过审视的生活”。
哲学的表达要避免时髦词语和言之无物,因为这两个问题会阻碍我们的思考,并轻松回避严肃的讨论。而当我们在谈论哲学时,我们需要的是明确的定义。
——哲学的两条重要特征
明确表达:用语词和句子把我们的想法清楚地说出来
为你的观点做出论证: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说法,得出你的结论,驳斥反对意见。
——概念和概念框架
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
概念还能将经验组织起来。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而总是要组成一个概念框架。
知识的类型:经验知识指基于经验的知识,无论是基于你自己的经验还是他人的观察和实验;先验知识指独立于任何特殊经验的知识(比如数字运算)。
来源于经验的概念叫做经验概念;另一些更为抽象的、无法被经验到的概念被称为先验概念。
一般而言,哲学关注的都是先验概念。
概念框架是一种用来“框定”和组织所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概念的那些最抽象的概念。
概念框架可以被当做一套价值和一种审视生活的方式,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被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通常概念框架会被想当然的用作我们做其他工作的理智基础。
理解概念和概念框架的同时,就是在进行着创造,从而丰富、发展和巩固它们,赋予我们的日常生活新的意义和清晰性。
逻辑准备——
好的哲学表述的关键是论证。
论证不过是用理由来支持你的想法。论证把你的信念同其他信念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有助于别人接受你的想法。
最好的论证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和过程)”。
论证一般分为两种,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真”与“假”则适用于陈述本身而非论证。
论证一般分为两类,演绎和归纳。
——演绎
在演绎论证中,结论的真是由其他几条陈述的真来保证的。
演绎论证有时可以这样来定义:一条最终陈述(或结论)的真完全由初始陈述(前提)的真来保证。
最出名的演绎论证是三段论:
- 所有的P都是Q
- S是P
- 因此,S是Q
当一则演绎论证严格按照这种形式进行时,我们就说它是演绎有效的或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演绎论证保证我们的结论至少是与前提同样可靠的。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也必然为真。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些论证来说,即使前提和结论都是假的,该论证也可能是有效的。
如果前提为假,那么即使是有效论证,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
哲学家把“有效”和“无效”严格用于评判论证的正确与否上,而“真”与“假”则适用于论证中的各种陈述——它的前提和结论。
如果一则论证既是有效的,前提又是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则好的论证),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合理的。如果一则论证的前提为假,或者其本身是无效的,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不合理的(一则坏的演绎论证)。因此,一则好的演绎论证应当具备如下两条本质特征:
一,它是有效论证。
二,它的前提为真。
——归纳
归纳论证最常见的形式是由若干个别的事例出发进行概括。
对于归纳论证来说,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
根据证据对结论的支持度、所举事例的质量以及概括的可信度的不同,归纳论证可分为强的和弱的两种。
尽管概括是最常见的归纳方式,但事实上,归纳论证可以用来支持任何事实陈述
对归纳论证来说,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
演绎逻辑保证,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为真。归纳逻辑并不能保证其结论为真,而只能使我们认为结论(较之其他可能的结论)更合理一些。
归纳论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假说,即一个实验应当予以证实或否认的陈述。
事实上,我们终生都在使用假说。我们已经知道或希望知道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要依赖于假说和归纳论证。
——批判论证
哲学中非常关键的——然而不是唯一关键的——活动就是批判。
批判意味着对某条陈述进行认真的查验,看看对它的论证是否确是好的论证。
一般来说,坏的论证都被称作谬误,它们或多或少都是形式无效的(形式谬误是指违背了正当的推理规则;非形式谬误,不一定违背推理规则,但会在暗中通过一种含混的术语、偏颇的语言、对事实的回避或让人分散注意力来进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