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工作时间久了,我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中班的家长会普遍焦虑一些。
原因是九月份孩子马上要上大班了,家长们担心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是否能让孩子下一年顺利的过渡到小学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
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
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这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在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方面,人为加速孩子的发展,同样会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危害。
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游戏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不少中班的家长却认为幼儿园的教学是以游戏为主,浪费了孩子学习知识的时间,因而想提前让孩子接触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好让孩子在幼小衔接班囤积大量的知识,上一年级会轻松一些。
我想持有这种想法的家长的确是非常的爱孩子,想为孩子搭建好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桥梁。
但,爱孩子的家长却忽视了3—6岁孩子的思维特点。
3—6岁孩子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也就是说孩子学习知识应该是通过具体的实物操作为主。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和教育,他们的教学活动大都是在教授,没有大量的感官刺激材料给到孩子,而是依旧是老师讲,孩子学的被动式的吸收知识。
中一班家长会上,Andy妈妈分享了老大Jenny的学习路线,以及她妯娌家的孩子ViVi上幼小衔接班的现状,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Jenny现在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幼儿园大班毕业后直接读一年级。
一、二年级的时候,Jenny在班级里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于是Andy妈妈向班里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家长讨教育儿方法。
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小衔接班,所以成绩这么好。Andy妈妈当时就想,坏了,Jenny没有上幼小衔接班,确实吃亏,一定要Andy上一上幼小衔接班。
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Jenny考入了班级前十名,而当时总考第一名的孩子却只考了班级三十几名。而且一、二年级总考前几名的孩子在这次考试中普遍都下滑了。
于是,Andy妈妈反思,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在一二年级的确占优势,因为这些知识在学前班都学过了,孩子吃老本,拿高分。
但随着三年级课程的深入,幼小衔接班的知识显然已经不能再继续支撑孩子,而孩子却并没有养成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所以,成绩明显下滑。
Andy妈妈说,上了小学后,Jenny的班主任每学期开家长会都会说到一句话,那就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
Andy妈妈提到自己妯娌家的孩子ViVi,今年正在读幼小衔接班,每天的作业写到晚上十点半,其实并不是作业量有多大,而是每天从幼小衔接班回来,孩子就跑到她家玩,不愿意回自己家。
因为在幼小衔接班,孩子玩的时间并不多,其次,ViVi知道一回到家就要面对写作业,抵触心很大,孩子的情绪明显比原来要急躁一些。
说到ViVi,我印象很深,他小班、中班是在我们幼儿园上的,当时无论是进班听课,还是在走廊里碰到,他都很热情的打招呼,对学习有很强的主动性和探索意识,是个知识性的小暖男。
去年九月份,妈妈给ViVi办了退园手续,直接把ViVi送到了外面的幼小衔接班,让老师感到非常惋惜。
Andy妈妈说,通过看姐姐Jenny班里上过幼小衔接班孩子的近况以及自己妯娌家的ViVi,她认为上幼小衔接班真的不是给予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最佳选择。
Andy妈妈认为孩子的成绩需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互动,而不是直接把孩子塞给幼小衔接班。
听了Andy妈妈的分享,其他家长频频点头认同。
给孩子当下最需要的,才是给予孩子童年最好的礼物。
孩子就如珍宝,若想珍宝有更大的价值,需要的是精湛的刻刀,而不是锄头。
共勉!